第313章 第 313 章(2 / 2)

墨珣不想往下再想,畢竟上一次,他將“宣和帝以活人煉丹”的事情告知了越國公之後,越國公便可見的露出了明顯的衰老痕跡,直把墨珣看得心驚肉跳。

墨珣很久沒有這種害怕的感覺了,這就跟當初他的師父、師兄弟、師姐們大限將至的時候一樣。墨珣無力回天,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身邊的人都一個個地離自己而去。

哪怕平日裡墨珣表現得十分正常、看不出什麼端倪,但他其實真的很怕這些。

越國公本是要擺手推說沒事,順便說一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大冬天洗冷水澡雲雲,但看到墨珣鄭重的眼神之後,越國公要說的話全都卡在了喉嚨裡,最後才順著墨珣的話點了點頭,“好。”

等到兩人收拾完畢,坐在飯廳用飯之際,越國公便與墨珣提起了昨天在宮裡發生的事情。

“宣和帝將雅礱使臣下獄”的事就不說了。

當時那種情況,宣和帝和太皇貴君兩人一唱一和,已經將所有的罪責全都按到了雅礱頭上。

而且,在宣和帝對雅礱使臣發難的時候,又恰恰好宣和帝“犯了病”!

就這……直接把朝臣們和各位王爺都給嚇住了。

所有的人都驚訝於宣和帝的頭痛之症竟然已經到了這種地步,然而他們卻毫不知情。

昨天的整個年宴就像是上演了一場鬨劇,根本沒人能反應得過來,上前去勸誡宣和帝。

而等到宣和帝服下了丹藥,那些雅礱的使臣竟然還敢在大周同禁衛軍動武……這下不說是宣和帝不悅了,就是在場的臣子們也覺得自己麵上無光。

雅礱使臣敢在大殿之上同禁衛軍動武,那不就相當於是雅礱根本就瞧不起大周了嗎?

本來,朝臣們都覺得宣和帝這麼直接將雅礱的使臣全都關進天牢,此舉十分不妥。但看到雅礱人反抗,還大鬨保和殿,當真是一點規矩也沒有的!

後來的事就沒什麼好說的了,昨天夜裡,兵部尚書、鴻臚寺卿把該說的話都說了,皇上還是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決定,越國公和墨珣兩人在這裡,縱使是再操心,那都是沒有用的。

所以,越國公從昨天就憋在心裡的話,也是年太尉在大殿之上說出的話。

“你說,皇上是不是真的動了要打仗的心思?”

越國公動了兩下湯匙,本是想用過了早飯之後再與墨珣詳談的,但剛才洗澡之時,心裡又想起了這事兒,著實是憋不住了。

“我也是這麼想的。”墨珣點頭,接著又道:“昨天在大殿之上,年太尉就此事詢問皇上……而我觀皇上的反應,倒有些顧左右而言他之意。”

宣和帝似乎總是這樣,並不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而是先問,然後再將一頂又一頂的“高帽子”套到對方頭上。最後,對方也就隻能不住地告罪,哪裡還顧得上去探尋宣和帝的想法。

這也正是越國公所煩惱的,他是打心眼裡擔心宣和帝是打定了主意要跟雅礱開戰的。

“我早年也曾跟隨先帝與雅礱打過仗。”越國公深深地皺著眉頭,連湯匙都被他放下了。

他平日裡也是在吃飯的時候跟家裡人閒聊,邊吃飯邊說話根本就難不倒他,哪有像現在這樣,擔心到竟連湯匙顧不上了?

“雅礱人打起仗來太過刁鑽了。”

越國公這就跟墨珣解釋了一下,為什麼大周主動去攻打雅礱十分的不劃算。

再加上,五翁主還沒出嫁的時候遇上的那個大洪水,百姓們死傷慘重,而戶部這邊也撥了款,到最後國庫不支……

就眼下的這種情況,宣和帝想要開戰?

不是越國公“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而是真的開了戰,大周能不能保證後續軍餉、軍糧?

從先帝與雅礱和談到現在,已經過了數十年,越國公的心情也是從一開始聽說要與雅礱“和平共處”的意難平,到現在聽到“要與雅礱打仗”的茫然。

“怎麼打?”最終,越國公發出了來自靈魂的拷問,“這事兒不得從長計議?哪是說打就打的?!”

越國公越說越愁,“你看昨天晚上,年太尉都這麼直白的問出來了,皇上卻還是不承認!”

墨珣此時算是看出來了,越國公現在就是想要將自己心中的牢騷全都發出來。

於是,他也並沒有插話打斷越國公,隻是微微地點頭,示意越國公,自己有在聽。

“哎,你說皇上心裡到底打的什麼主意啊?!”越國公自己說著說著,忽然覺得有些不得勁。大概是因為沒有聽到墨珣在旁幫腔,便乾脆看向墨珣,讓他也針對此事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

墨珣接到了越國公的視線之後,這才開口說道:“皇上之所以沒有正麵回答年太尉的話,想來是因為時機還不到吧。”

墨珣在聽到宣和帝反問年太尉的時候就已經有這種感知了。縱使宣和帝有心要開戰,但昨天卻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昨日,宣和帝和太皇貴君兩人空口白牙把錢正新的死賴到雅礱的“聖藥”上,也就是這次來的這個雅礱使臣嘴笨、腦子糊塗罷了,要換成塗察克來,怕是不會鬨得像昨天那樣了。

“怎麼也得等等五翁主……吧。”墨珣隻是挑了個頭就不再往下說了,畢竟越國公也是知情人,有些話不用說得太明顯,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越國公聽完了墨珣的話之後,眼睛都不眨一下。

待細細琢磨,也是回過了味,“難道……五……”越國公伸出手,微微地比劃了個動作。

墨珣自然是看明白了,這就在越國公的瞪視下點了頭。

越國公初時聽聞,還有些懵,但見墨珣點了頭之後,他心裡已經明白了。

如果,現在身在雅礱的那個五翁主不是贗品的話,越國公恐怕還要反駁一下墨珣的話。但正是因為他知道,所以墨珣說這話的時候他才不會懷疑。

之前,墨珣剛從雅礱回來,把五翁主失蹤的事一說,他倆一合計,才對宣和帝的冷情冷性有了一定的認識。

五翁主是他自小捧在手心裡長大的,說殺就殺了。那身在雅礱的贗品又算是個什麼東西?

既然占了翁主的名,那就得履行翁主的義務。

想明白了之後,越國公非但沒有放鬆,反而眉頭皺得更緊了。“打仗這樣的大事,難道就不用先跟朝臣們商議嗎?”

墨珣剛要張口,就見到趙澤林走了進來。

“我說一大早的,怎麼就沒影了。”趙澤林徑直便走了進來,也沒管越國公和墨珣剛才在說什麼,這就坐下了。

“爺爺。”墨珣忙起身向趙澤林問安。

越國公還等著墨珣說話呢,立刻小聲催了一句。反正他與夫郎之間想來是眉宇什麼秘密的,就算墨珣這會兒說了,讓趙澤林聽見了,那也沒什麼。

墨珣本來是還想再跟趙澤林閒聊兩句的,否則看起來就像是他與越國公兩人將趙澤林忽視了一般。雖然墨珣心裡明白趙澤林並不會計較這些,但彆人不計較,卻並不代表你不應該注意。

隻是越國公催得緊,倒讓墨珣有些無奈,隻得對著趙澤林略顯歉意地點了點頭,才又繼續同越國公說起剛才的事來。

趙澤林也對著墨珣頷首,示意墨珣說自己的,不用顧慮自己。

“昨天那種情況,如果皇上當著滿朝文武的麵承認了他想要對雅礱用兵,恐怕馬上就會招致朝臣們的反對。”

就算宣和帝頭疼得厲害又如何?發起狠來就要殺人又如何?動兵本就不是小事,不說彆的,就是年太尉、兵部尚書、戶部尚書,這些幾位不得先站出來反對?

隻要願意有人打頭陣,還怕後頭沒有彆的大戰會反對?

墨珣眼下認真地想了想,還真是想不出有誰會支持宣和帝的決定了。

雖說打仗的是將士,他們這些人遠在京城,就算士兵、將領們打了敗仗,也礙不著他們這些京官什麼事。但是,萬一呢?

墨珣曾見過大周練兵,之前也到過雅礱,見識過雅礱的練兵,知道兩軍的差異在哪裡。

從墨珣初次去上林苑時,便已經發現了,宣和帝對騎兵十分重視,想來是早就已經決定要跟雅礱打這一仗了。

“就算不是昨日,那日後提出來也是會招致滿朝文武的反對的。”越國公原是武將,從戰場退下來的,他當年就是滿腔的抱負無處施展,但自從退下來了之後,大周幾乎就沒有再打過什麼大的戰役了。就這種情況,要讓他們相信大周的軍隊能夠與雅礱的軍隊作戰?不說彆的,就是自己的士氣恐怕的鼓舞不起來。

當年大周雄師百萬,尚且要與雅礱和談,更何況是眼下的大周?

雖說比起那時候來說,百姓是更為富足,四海升平,一派繁榮鼎盛,但軍隊行不行,誰敢保證啊!認真說起來,越國公也是心虛。他轉成文官已經很久了,而文官、武將之間本就像是有著一層天然的隔閡,再加上越國公一心做個孤臣,自然也不好打聽這些事。哪怕他年年都隨著皇上圍獵、閱兵,卻也實在是不知道那些兵將究竟能不能成事。

畢竟不是自己親手帶出來的,從彆人那裡聽來的哪裡能作數啊!不過,就閱兵的那個陣仗,瞧著確實是像模像樣,隻盼著不是銀樣蠟槍頭才好。

墨珣搖頭,對越國公的話並不讚同。“祖父不妨想想五翁主。”

這就得看五翁主是怎麼死的了。

若是生了病,病死的,那大周發兵就是師出無名;可要是被虐殺而死,那大周為五翁主討回一個公道就是名正言順的了。

越國公剛要反駁,卻怎麼都發不出聲。

因為他心中已經相信了墨珣的說法,此時無論再怎麼說出反駁的話,都顯得十分蒼白無力。

依著宣和帝的品性,親生兒子都能當成假的殺死,更彆提本來就是假的的那個了……恐怕是得怎麼能激起民憤怎麼來了。

要怎麼操作,宣和帝應是早就已經擬定好了章程。

越國公此時想了想,不禁有些寒心。若是真的五翁主並沒有成功逃離,而是就嫁到了雅礱,那麼現在要被虐殺的恐怕就是宣和帝的親兒子了。

宣和帝對親子尚且這般殘忍,就更彆提待彆人了。

越國公原先對墨珣說宣和帝以活人煉丹的事還持將信將疑的態度,畢竟連墨珣尚且沒有親眼所見,要越國公就此相信也有些難。更何況,越國公還沒法進宮求證……但眼下,卻是不得不信了。

“那……”越國公剛想問上一句“怎麼辦”,話到嘴邊,卻是忽然意識到,自己竟是不知從何時起,事事需與墨珣商議、聽取墨珣的意見了。

一開始,他隻是想將朝堂的事說與墨珣聽,好讓墨珣能了解一下朝廷之中的事。畢竟他年事已高,恐不久便要致仕。

而彆的官宦人家,就算祖父退了,那也有父親在前麵頂著,要不還有叔叔、伯伯、舅舅,或者其他的同僚幫襯著,但墨珣……雖說倫沄嶽也在朝為官,但沒點人脈恐怕日後也就隻能到這個地步了。

說到底,越國公還是不放心墨珣的。

現在看來,墨珣竟是逐漸長成了越國公府裡的頂梁柱了。

如此甚好,越國公甚是欣慰。

墨珣將越國公的言外之意聽了出來,抿嘴一笑,而後才開口道:“既是皇上早早便已謀劃好的事,朝臣們的反對怕是沒什麼用的。”

宣和帝苦心布局多年,如果不讓他打一仗,他又怎麼會願意善罷甘休呢?

“難道皇上已經私底下指定好了用兵計劃?”

越國公心知墨珣說的是實情,宣和帝這個人就是這樣的。

之前,宣和帝準備做出一些決策,在朝堂上提出來,讓朝臣們各自抒發見解。若是朝臣們支持倒也罷了,可要是反對聲大於支持聲,宣和帝權衡了之後,雖是順著朝臣們的話應下了,卻轉而又會提出另一個安排……

現在就更直接了,不管朝臣們反對與否,他都是直接下令了。朝臣們本來就不能替代宣和帝做決策,他們能做的不顧是提出建議罷了。否則曆朝曆代以來,如果朝臣們能夠替皇帝做決定的話,也就不會有那麼多昏君亡國了。

墨珣眨眨眼,覺得越國公的說法不無道理。

越國公看著愁得就要伸手去揪頭發了,趙澤林才一把按住了他的手,“你愁什麼?飯都不好好吃了。”

越國公一愁就煩,一煩就有些口不擇言,這也是老毛病了。他本來張口就要應趙澤林一句“你一個哥兒,懂什麼”,但側過頭,看到趙澤林的臉之後,忽然就噤聲了。嘴上囁嚅著,半晌都沒說出一句完整的話。

趙澤林與越國公成親多年,兩人年輕的時候都是暗地裡互相較勁的性子,他一看越國公梗著脖子看向自己,就知道他要說點什麼了。兩人也就是年紀大了,這才懂得彼此退讓罷了。世間哪有那麼多神仙眷侶,還不是磕磕絆絆就這麼過來。

是以,趙澤林也不戳破,隻讓小廝重新上一鍋熱粥來。眼前的這些早都涼透了,也不知道越國公和墨珣兩人怎麼就在飯桌前頭乾坐著。

平日裡不是邊吃邊聊嗎?怎麼今天就不知道吃了?

趙澤林當即瞥了越國公一眼,讓越國公看看自己跟前的碗,再看看墨珣的。

越國公這才意識到,他剛才跟墨珣說要一起吃飯,其實兩個人就是坐在飯桌邊純聊天罷了,根本沒人吃飯了。

越國公被趙澤林這麼一看,立刻尷尬起來,但礙於身份,也就是在小廝換了熱粥上來的時候才招呼墨珣趕緊吃,還給墨珣夾了兩次配菜。

墨珣端著碗去接,又連聲道謝,把趙澤林看得眉尾一跳,當下便發話讓越國公自己吃自己的,墨珣有手有腳,用不著彆人夾菜。

越國公原也就是想委婉地表示一下自己的歉意,卻在聽了趙澤林的話之後“鳴金收兵”。

墨珣見狀,暗自笑了笑。

祖父與爺爺兩人,果然是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了。

“萬一皇上要是真……大周跟雅礱打起來可怎麼好!”越國公剛吃了兩口,便又端著碗愁道。

“打起來就打起來了,大周難道還怕了雅礱不成?!”趙澤林大氣地說著,“雅礱老王死的時候不是也內|戰了嗎?諢右圖上台不還是靠了大周的支持?我想,皇上大概是瞅著雅礱的情況不好了,所以才想著要動兵。也不是什麼腦子一熱,應當是早早就已經想好了的。”

對於趙澤林的話,墨珣也覺得不錯,“我的想法與爺爺一致。皇上必定是已經有了萬全的把握,祖父還是彆擔心了。”

“什麼萬全的把握就不能跟臣子們通個氣嗎?!”越國公隻當夫郎和孫子是在安慰自己,立刻將碗放到桌上,要跟兩人好生說道說道。

趙澤林一看就知道越國公這是倔脾氣上來了,立馬“嘖”了一聲,“吃飯!吃完了再說!”,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