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又不是要全然摒棄七情六欲,不是有句話說的嗎“泥菩薩也有氣性”。
宣和帝一日不下旨,朝臣們便一日難安。
而宣和帝大概也是煩了朝臣們每個早朝都要把這件事拿出來說上一遍,險些聽得耳朵都要長繭了,這才頗為不情願地讓人擬旨,將皇子們都召回來。
反正封地已經封了,現在蓋沒有將封地收回的道理,但將幾個皇子召回京裡還是可以的。
朝臣們聽到宣和帝鬆口,當即高呼“皇上聖明”,意欲將此事就此揭過。
隻是,還不等傳旨的禁衛軍出城,“大皇子遇刺”的消息就已經先一步傳進了京裡。
宣和帝聽到消息之後,當即便坐不住了,徑直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究竟怎麼回事”
“啟稟皇上,錦碩王一行奉旨離京前往封地,豈料,在途徑昌州戴月山時,遇賊人偷襲”被派回京城傳訊的侍衛跪在地上,好不狼狽。
宣和帝語氣有些急促,隻覺著自己右眼皮跳得厲害,“大皇子人呢人沒事吧”
“王爺和皇長孫殿下受了重傷,大王妃和側妃們及其他的幾位皇孫殿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驚嚇。”
宣和帝一聽到“重傷”二字,立刻緊張起來,又追問道“可知是何人所為”
侍衛立刻搖頭,“臣不知道,但那些賊人卻扮作山賊模樣。”
“噢”宣和帝眉頭緊蹙,“怎麼知道是扮作”
“山賊無非圖財圖色,但這些人上來就是殺招,什麼都不說,顯然不對。”侍衛有條不紊地答道。
宣和帝頷首,沉吟片刻後便道“王府裡的侍衛竟還不如這些賊人來得厲害竟能傷到朕的大皇子和皇長孫”
侍衛聽到宣和帝這麼說,心裡暗道不好皇上這是在怪他們護衛不周,才使得大皇子及皇長孫受了傷。
“皇上恕罪”侍衛忙不迭地磕了個頭,一直埋在地上沒敢抬起頭來。
宣和帝不高興歸不高興,卻也沒有把這個侍衛如何,隻繼續問“賊人可留有活口”
侍衛搖頭,“沒有,全都死了。”
宣和帝眼神一凜,嘴唇也直接拉平了,瞧著正是心情不大好的樣子。
“除卻被侍衛斬殺的賊人之外,餘下的便是見事情敗露,便咬破了藏在口中的毒藥,自儘身亡。”
宣和帝一聽,就知道這些賊人怕是根本就已經盯上了大皇子,就是衝著大皇子去的
緊接著,宣和帝又問了這個侍衛一些事。然而,侍衛對此事知道得也並不很多,隻是被派回來向宣和帝報信而已。
最後,宣和帝從侍衛口中得知,大皇子一行現在還停留在昌州境內,便偏過頭去,對著身旁的內監道“太尉他們說得也沒錯,大周這會兒不太平,叫朕的幾個皇兒在這個時候離京確實也不大安全。”宣和帝這話說得就跟在給自己一個台階下似的,“就叫朕的幾個皇兒都回京來吧。”
馬公公一聽宣和帝的話,忙應了,這就走出去差人去辦。
然而實際上,宣和帝早就已經下了旨意讓人把幾個王爺都召回來了。馬公公不好在這個時候拂了宣和帝的意,便隻能裝作傳旨的樣子走了出去。
幾位王爺已經離京了幾天,拖家帶口本就走得不快,這會兒宣和帝又是派了快馬去傳訊,不出兩日,除卻大皇子之外,幾個王爺都已經回到了京城。
大皇子是受了傷,也不好趕路,隻能慢慢來。
而宣和帝知道了之後,擔心大皇子一行這麼慢悠悠地回京,路上要是遇上了災民鬨事就糟了,便乾脆派兵去迎。
皇上待大皇子的態度可見一斑。
幾位王爺在知道了大皇子遇刺的消息,在宣和帝麵前,一個個麵容憂慮,倒將兄弟之情展露得淋漓儘致。
當他們問起了大皇子遇刺的詳情時,宣和帝搖了搖頭。不是不答,隻是他知道得也並不清楚,就隻能等大皇子回來再細問。
宣和帝從來傳信的侍衛口中得知,大皇子與皇長孫兩人受了重傷,尤其是皇長孫,因為年紀小,現在就靠藥吊著一口氣。
宣和帝越想越氣,呼吸也跟著急促了幾分。
除卻大皇子和皇長孫,其他的幾個皇孫也受了驚嚇,當晚便發了高熱。也正是因為如此,錦碩王一行也沒能像其他的王爺那樣,那麼快就趕回京城。
宣和帝不禁有些懊惱,如果自己早些下旨將幾個皇兒召回,這件事本是可以避免的。
宣和帝這次派去的,除了兵將外,自然還有刑部的官員。
其用意,就是為了徹查這次大皇子遇襲一事。
宣和帝本來就是一個多疑的人,一聽到什麼服毒自儘,立刻就聯想到了什麼。
幾位王爺離京,端得上叫一個大張旗鼓,而且這一次,除了王爺之外,連內命夫、皇孫也全都在。
按照這樣的出行規格,尋常的匪徒見到了,避讓都還來不及,又怎麼會這麼不長眼地故意往上撞
再加上,哪來的賊人會在刺殺失敗之後便服毒自儘的
宣和帝派了刑部的人去查,無非就是想知道究竟是誰這麼大的膽子,竟敢在天子腳下動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