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第 380 章(2 / 2)

墨珣區彆大了好吧

墨珣本是想走,但一聽到大皇子說出疑似要謀反的話之後,又不動了。

“區彆大了,二皇子隻是屯兵,意圖謀反,但是並未謀反。他現在是被褫奪了王爺的爵位,可萬一我們”儘管大王妃處處為錦碩王謀劃,但卻並不包括謀反啊

饒是大王妃再怎麼鎮定,都還是被錦碩王的話嚇住了。“不妥不妥。”

“此事尚需從長計議。”

墨珣是沒想到錦碩王的膽子竟然這麼大,竟然還想要謀反。

不過,現在看錦碩王對大王妃的話並沒有反駁,想來剛才也不過是因為腦子一熱,氣性上頭,這才口不擇言。

墨珣定睛一看,就見錦碩王一臉頹唐,已再沒有剛才那樣的憤慨和氣力了。

富貴險中求。

但看錦碩王現在的模樣,應該是舍不得冒險了。

大王妃說得不錯,錦碩王這邊才剛被宣和帝奪了儲君的位置,盯著的人一定很多。

就墨珣剛才躲了的那麼一小會兒已經有三個人在錦碩王府附近轉悠了,隻不過礙於外頭的兵卒才沒能進去罷了。

隻要錦碩王敢往外透消息,可能要不了一個時辰,宣和帝就會知道消息。

如果錦碩王被人發現意圖謀反,那最後的下場一定會比二皇子還要慘。

傳位詔書已經更改,朝臣們就算是仍有心想勸卻也不好再開口了。

宣和帝本就不想讓朝臣們反對,這才當即下決斷。現在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再多說什麼也隻是枉然了。

然而,更換傳位詔書乃是大事,整個京裡至上而下都在討論。

尤其是民間,更是將錦碩王形容成了一個麵上溫文儒雅,暗地裡心狠手辣的人。

百姓還有誇宣和帝聖明的,直說這個儲君換得好。

墨珣聽到確實也親耳聽到過這樣的話,不禁有些想笑什麼時候,百姓竟也能妄議皇家與宗室了

若說沒人在民間煽風點火,墨珣是不信的。

錦碩王被禁足王府,消息來源閉塞,倒是遲了好長時間才聽到風聲。

等他聽到了風聲,這件事卻已漸漸被百姓所淡忘。

恰在此時,幾大城門口,皆有大批災民要進城。

這段時間以來,災民一直都安分守己,忽然鬨起來,倒叫守城的官兵很是難辦。

官兵將此事上報給昌州總兵,由昌州總兵親自過問。

這一問才知道,災民並非打算鬨事,而是因為家中孩子丟失,想要進京報官的。

總兵一琢磨,覺得這件事怕是很難管。

哪個地方沒個人口丟失的尤其還是小孩,又是剛鬨過災的,也不見得有地方去找。

但叫災民這麼堵著,那也不是個事兒。

昌州總兵與巡邏使一合計,乾脆讓人將災民叫過來,讓他們挨個兒說說自己家的孩子叫什麼名,長什麼樣,有什麼特征,在哪兒丟的

總兵一開始是看許多災民圍著,隻以為有些是家裡親戚多,卻沒料到這拿筆一記,竟是記下了十幾個孩童的姓名。

而且這十幾個孩子,還不都是在同一個地方丟的。

接下來連著幾日,都陸陸續續有人來報官,說是孩子丟了。

總兵此時才意識到事情有些棘手了。

人口走失是常有,但這麼大規模的人口走失怎麼想都不對了。

昌州總兵這才重視了起來,奈何手下官兵根本不夠,隻得命人寫奏折,將此事上報朝廷,讓朝廷派人來協助才好。

與此同時,懷陽府衙門口也是水泄不通。

進出的人絡繹不絕,簡直像是府衙裡頭開了個粥棚似的。

京師怎麼說都是天子腳下,懷陽府衙又在繁華地段,每日都有人圍在衙門口,如何不令人起疑

有好事者上前問了問,這才知道,原來圍在府衙門口的這些,都是因為家中孩子走丟,前來報官的。

京城地界,一下丟了這麼多孩子,懷陽府尹自是十分重視,立刻派人前去調查。

待他聽聞昌州總兵上了的奏折,立刻將兩件事聯係在了一起。

這些孩子定是被人拐走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