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第 382 章(1 / 2)

為了避免會給林醉留下一個“心機重”的印象, 墨珣已經將自己在這其中所做的事隱去了一大部分。

想也知道,他不可能辛辛苦苦大半夜不睡覺,到王府附近“偷聽”了消息, 就真的隻是為了“偷聽”消息的。

有這層便利在, 他若不做點什麼, 那才真的是虧大發了。

比如六皇子

自打墨珣隱隱猜到了德音王的心思之後,他的注意力就開始放在德音王身上了。

好在,這個六皇子確實沒有讓墨珣失望。

六皇子對宣和帝的恨,是真的。

墨珣發現,這個德音王很有自知之明。

至少, 在五翁主死後, 他就已經找準了自己的定位,

宣和帝在動五翁主的時候,其實已經考慮過六皇子了。但六皇子明顯不是他最最屬意的儲君人選所以對於這個兒子,宣和帝心想, 不若就讓他當一個王爺就夠了。

德音王不傻, 相反, 他很敏銳。

是以,宣和帝對德音王與宸側君, 有那麼一點不同, 他都能感覺出來了。

在墨珣看來, 宣和帝對宸側君與六皇子的態度的概念, 大概是因為宣和帝心裡對五翁主存有愧疚。

宣和帝對五翁主的寵愛, 是個人都能看在眼裡。

想來, 這份寵愛並不摻假。

隻是,一個翁主,與自己的野心、霸業比起來,顯得微不足道罷了。

宣和帝親自將五翁主賜死,在見到了宸側君與六皇子時,非但沒有想過要補償他們,反而采取了“眼不見心不煩”的策略。

宸側君一開始就沒打算將五翁主的事告訴六皇子,奈何六皇子卻已經從種種蛛絲馬跡中探求到了真相。

如果,五翁主死後,宣和帝能將宸側君的位份提高,就算是表麵上對宸側君更為寵愛倒也罷了。

六皇子心裡或許還不會那麼計較。

可偏生,宣和帝就像個沒事人似的

而身在雅礱的那個假翁主死了之後,消息傳到了大周,宣和帝委實是當眾演繹了一把“痛心疾首”、“愛子心切”。

但實際上呢,宸側君作為五翁主的父妃,在得知了兒子的死訊之後,卻沒有得到過來自宣和帝的任何告慰與補償。

六皇子對宣和帝的恨意是逐漸累積起來的。

但凡宣和帝在要了五翁主的命之後,能夠稍微對他們好一些,或者維持原來的樣子,六皇子心裡都不會有這麼深的怨念。

正是因為知道了自己與皇位無緣,甚至又結合了五翁主的事做出了多番假設,六皇子才會一心想要把宣和帝扳下來。

既然已經知道了自己無緣皇位,倒不如給宣和帝添添堵。

六皇子一開始隻是想著,要把自己認為有可能的皇位繼承人選都打壓下去。而他所做的,也不過隻是將他幾個兄弟所做的事公諸於眾罷了。

如果,其他幾個皇子什麼都沒做,那六皇子恐怕還很難下手。

可偏偏大皇子的行刺事件一出,簡直就宛如是給六皇子指了一條明路。

而墨珣,恰恰就是六皇子這條明路上的一個小小的岔路口。

宣和帝煉丹,這事兒不可能瞞了十年也沒人知道。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大多數的人就算知道了,也隻能礙於種種原因,從而選擇裝聾作啞罷了。

墨珣就借著六皇子對宣和帝的怨念,先將宣和帝用活人煉丹的事透露給六皇子知道,待六皇子一查,發現確有其事之後,墨珣再將邪修的那種“以至親血脈為引,煉製丹藥”的惡毒法子也透了出去。

墨珣是在給六皇子灌輸一種“宣和帝殺死五翁主是為了用五翁主來煉丹”的想法,而事實證明,六皇子還真是懷疑上了。

一開始,六皇子隻以為宣和帝是為了挑起與雅礱的戰火,才會舍棄了五翁主。

但被墨珣這麼一誤導,六皇子越想越覺得如果是宣和帝的話,恐怕還真的會做出那樣的事來。

六皇子咬著牙,隻覺得打心底裡犯惡心。

六皇子所查到的資料全都是他手下人親自收集到的,而且,因為害怕走漏風聲,所以六皇子並沒有直接讓人去查宣和帝、查宮中禁衛如何,反而隻是讓人去查了一些有關黃白術的事。

儘管墨珣在煉丹上毫無天分,但總歸也學了很長時間,整個理論體係還是很成熟的,隨便拿出一點來忽悠一下凡人還是可行的。

再加上,邪修的那套,實在太能忽悠人,修士見了都會心動,更遑論是凡人了。

墨珣正是因為擔心邪修的功法從自己這邊透露出去之後,會引發更加嚴重的後果,便也隻是籠統地描述了一番,並沒有完全將丹方,以及所涉及到的天材地寶、火候等等全都說出去。

然而,隻有個籠統的概念,就已經夠六皇子聯想的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