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席暗。
京胡聲伴著悠悠的鑼鼓聲響了起來。
戲幕拉開。
好戲開場。
現場很安靜,隻能聽到伴奏的聲音和低聲嗡嗡運轉的機器聲。
作為整個曲子“挑大梁”的存在,方尋瑜扮演的戲子,是整個戲的線索和核心,也是第一個出場的。
雙眉斜插入鬢,荷花胭脂的玫紅色和麵紅的大紅色胭脂交相輝映,黑彩把方尋瑜原本就精致的眉眼描畫勾勒的更加精致,在眼部暈染的那紅色的油彩,讓方尋瑜那原本顯得有些無辜的眉眼,變得嫵媚動人了起來。
方尋瑜那原本就好看的唇,被紅色細致的勾勒描摹出來,因為本身足夠精致,原本是修飾臉型的貼片子,讓方尋瑜整個人顯得更加精神和精致。
不少人看到方尋瑜這個扮相的時候都愣了一下。
彈幕甚至短暫地出現了一會空白。
然後反應過來的眾人在彈幕上激動地發著。
【這是方尋瑜?!?我靠我驚了。】
【太好看了臥槽,我知道方尋瑜好看,但是沒想到能這麼好看……】
【草,這扮相,誰看誰不迷糊啊,絕美!!!】
因為泡菜國的緣故。國際上也有不少人在看直播。方尋瑜的扮相一出來,國際友人們的眼都看直了。
【哦,我的天哪,這就是神仙下凡嗎?】
【上帝啊,方真的很美。】
【我本來感覺自己欣賞不了華國的這個裝扮的,但是看著方,感受到了什麼叫做美麗。】
……
就在大家討論紛紛的時候,舞台正式開始了。
舞台上從遠點撒的光灑在方尋瑜的身上。
“從大雪紛飛,到嫩枝抽芽。”
“那戲台總是熱鬨的緊。”
“今個倒是要去瞧瞧——”
“這戲仙,究竟是何方神聖。”
【草(一種植物),這一開口我雞皮疙瘩就起來了。】
【我的天,這是什麼開口脆!!】
【太有感覺了,味道對了!!!】
……
不少人被方尋瑜第一句驚豔,在彈幕中紛紛刷著,但屏幕前的更多人,則是屏住了呼吸,身子不由自主地湊近了屏幕,等著接下來的表演。
方尋瑜的舞台總是有一種把人拽入場景的的魔力。
隨著簡單而又悠揚的伴唱聲,將觀眾們帶進了方尋瑜所營造的世界——
舞台變成了戲台,方尋瑜扮演的戲子正在台上演著。
方尋瑜身段優美,舞姿的美與身上精美服飾交相呼應著,整個人看上去像極了古代的的戲子。
方尋瑜的舞台帶入感極好,柔美的身段,精繡的戲服,隨著他舞動的動作拋出去雪白如雲的像是流動般的長袖,燈光下折射兩眼的光的布滿珠寶的頭飾……
服飾和繡花,和諧而美,清秀的絲線勾勒出的精致的繡花,在燈光和鏡頭下更加明顯,隨著方尋瑜那的纖柔的舞姿和肢體動作,像是綻開成了一朵朵花。
他頭飾上閃著光的裝飾,行雲流水,若隱若現,隨著舞姿和角度變換,不斷釋放出柔和的光澤,讓人不自覺地沉浸在這舞台中。
方尋瑜和著背影音樂中大弦的長音,再加上彈撥樂器整體營造出的音樂的節奏,整個舞台讓人如癡如醉。
聽覺和視覺共同的享受,甚至讓眾人有種恍然出於仙界中的錯覺。
第一幕戲,是方尋瑜演的戲子在唱戲的時候的情形。
《戲仙》是曾經很早的本子,方尋瑜很早之前就演過,但是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這曲子並沒有流傳下來。
“是新曲!”
不少台下的老戲迷們眼睛亮了亮。
因為這次的票上已經寫明白了曲子是“開盲盒”式,不少戲迷也知道這次不是專業的來演,買這票就是為了圖個樂嗬。
但是沒想到……居然能看到新排的戲。
彈幕上不少懂行的粉絲也愣了一下。
【開始我聽到名字,是以為是改編或者是選段,沒想到……居然是新戲!】
【剛剛看了一下,我甚至感覺新曲子的質量不錯,就是不知道在故事性上怎麼樣了。】
【大家都在驚訝新戲的事情嗎?我怎麼覺得方尋瑜的身段也特彆好……這應該不是我的偶像濾鏡吧……】
【姐妹,自信!我一個外行都覺得魚魚超牛!剛剛一開口第一句就直接把我驚豔了!!】
開始漂亮子午式亮相,已經把戲劇的神韻淋漓儘致的展現出來。
“好!”
台下的觀眾發出了碰頭彩。
不僅如此。
起霸、臥魚、飛腳、射燕、山膀……
方尋瑜的一舉一動,都嚴格按照戲劇的程式,都在以曲線為基礎的弧線或在圓線上表演著,帶著迂回貫通的動感,也帶著難以用語言描述出來的美感。
伴著對他的氣韻時強時弱、時隱時顯的狀態,含而少露,美不勝收。
不論是內行想要點評的人,還是外行看熱鬨的人,甚至是專門來找茬的黑子,都在聽到微微張大了嘴,沒出聲。
第一幕中,“戲子”的表演充滿了感染力,從第一句詞就把人帶到了那充滿感覺悠悠時光之中。
“姹紫嫣紅開遍。”
“笙歌燕舞不停歇。”
“乾坤分外明。”
……
方尋瑜的唱腔,跟平時說話大不相同。
為了讓旋律更好聽,他在每段詞的末尾拖腔的地方,都把節奏處理的比較舒緩,甚至在最後轉過門處的行腔節奏再次放慢,讓整個旋律的抑揚頓挫的感覺更加清晰明顯。
隨著他的唱詞,方尋瑜的左手做了個翻袖的動作,緊接著隨著揚袖的同時,他的右手指向舞台右台角,一舉一動,儘態極妍。
眾人看著方尋瑜,甚至感覺他好像不是在唱戲,也不是在演戲子。
——他就像是戲子。
甚至是台下的林學易和王君秋聽到這幾句都愣了一下。
“這個小方……”
“唱念做打,一舉一動都按照標準的程式來的……”
“這個本子也有點意思,像是以前流傳下來的孤本的片段……”
“這唱功,也不像是半路子出家練的,倒是像極了紮實的童子功,我們這賺大發了,這不僅是好苗子的問題了……”
兩人小聲地討論著,語氣中帶著壓低的欣賞。
台上的方尋瑜還在繼續唱著。
而隨著方尋瑜的唱詞,腳步移動地並不明顯,他左手水袖,右手持平開著手中的扇子,隨著最後一句的“分外”二字,雙手由裡向外推出,眼神如絲,還帶著淡淡的笑意。
【草,我沒了,我要溺死在方尋瑜的眼神裡了。】
【年少不知戲曲好,剛剛我跟我爺爺一起倒吸了一口涼氣。】
【我爺爺已經開始錘腿了,還逼問我這是哪個大家,他要去買錄像帶在家裡天天放,哈哈哈哈。】
【嗚嗚嗚嗚真的好聽,我華國人的DNA動了!!】
【我放話了,我想在春晚上看到《戲仙》這個舞台。】
……
隨著眾人的感慨,方尋瑜和眾人在台上演著。
台上的方尋瑜依舊在唱著。
方尋瑜選《戲仙》作為這次舞台有很多原因。
其中一個就是炫技。
在《戲仙》這個劇目中,第一幕表演戲子唱戲,選取的全都是高難度的代表性的動作。
這些動作組合起來,難度高而複雜,甚至在屏幕前著想要偷學的泡菜國的“專業人員”看著方尋瑜的動作,一時竟感覺有些眼花繚亂,根本不知道怎麼拆解。
方尋瑜是故意的。
他知道以泡菜國的德行,絕對會複刻一個類似的。
——那就來個他們學不會的。
而方尋瑜瞥了眼鏡頭,嘴角帶著淡淡的笑,甚至像是從指尖和頭發絲中都帶著屬於華國的獨特美感。
二黃慢板、二黃快原板、垛板,波浪音、螺旋音……
形神合一,美不勝收。
方尋瑜把技術技巧和人物情感有機地融合到一起,而這極具華國風采的唱腔組合,難度足夠高,讓人聽到後倒吸一口涼氣,有些不能回神。
光是第一幕,就已經足夠驚豔。
【臥槽,我聽著這戲,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方尋瑜真的有點兒東西!!】
【我本來不喜歡聽戲的,感覺咿咿呀呀的,一點都欣賞不來,為了魚魚看的這個舞台,現在感覺……媽的,真香。】
……
而國際友人們也被方尋瑜的這一幕驚豔了。
詞美、腔美、聲美。
這種傳統氣息的華國美感,霸道而又洶湧,強勢地衝刷著每個人的眼球。
像是那穿透力極強的清亮渾圓的聲音一樣,不自覺地在腦海中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哦,我的天,剛剛這些戲詞都是是從美麗的方的口裡唱出來的嗎?簡直不可思議!!】
【上帝啊,這就是華國之美嗎?我感覺我的心受到了震撼和衝擊。】
【我好像不知道用什麼形容詞來形容我現在都心情了,我好像隻會說一聲Oh,MyGod!華國舞台真的很有震撼力!】
……
“眼見他起來樓,眼見他宴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