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寫出“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樣好句的女子,會是這等跋扈模樣?
不能吧?
紅藥滿肚子地疑惑,甚至猜想,該不會東平郡王府還有個徐三姑娘?
當然,這是絕不可能的。
而既然這猜測不得成,那麼,眼前這位徐三姑娘,就定然不是傳說中的那位“徐三姑娘”了。
沒來由地,紅藥便生出了這念頭。
事實上,若是不知三女序齒,她會把徐婉柔當成徐三姑娘。
三女之中,也就她還像些樣子。
而徐婉貞怎麼看都有股子驕橫勁兒,心思也粗疏,那等婉約纖細的情致,與她這個人完全不在一個調上。
而若以此為憑,再往下想,則前世的那些詩作,大抵、約莫、或許……也不是徐婉貞自己寫的,而是……有人捉刀。
捉刀這個詞,也是紅藥從話本子上瞧來的。
那人藏在徐婉貞背後,寫得無數佳作,捧起了徐三姑娘的才名,至於那捉刀之人麼……
說不得便是徐婉柔。
越是琢磨,紅藥便越覺著像。
話本子裡也寫過這樣的故事,那大戶人家的庶出姑娘,日子並不好過,上有嫡母壓著,周遭淨是算計,忍氣吞聲乃是常事,替嫡妹捉刀,想來亦是可能的。
紅藥兀自在那裡胡亂猜測,而另一頭,徐婉柔被徐婉貞諷了一句,卻是毫無異樣,麵上的笑容依舊溫柔:“三妹妹,皇後娘娘隻給了咱們一炷香呢。”
不急不惱地,既提醒了時辰上的限製,又點明了場合,意在告訴徐婉貞,這是在宮裡,無論姐妹間有何齟齬,等出了皇城再說不遲。
紅藥忍不住暗自點頭。
果然有點才女氣派。
“嘁,二姐姐這是在誇耀自己記性好麼?用不著你提醒,我自省得。”徐婉貞立時接語道。
紅藥側眸望去,卻見她神情輕屑,眉頭高挑,滿是鄙夷的眸光向徐婉柔身上一轉,忽爾彎唇:“不過麼,此處不比家中,咱們還是以封號相稱為好,二姐姐叫我縣主便是。”
言至此,忽似想起了什麼,輕輕一拍額頭,故作懊惱地道:“噯呀,我怎麼一時竟忘了,二姐姐這輩子也得不著封號來著呢,是我的錯兒,不該說這些話讓你不高興。”
句句譏誚,就差指著徐婉柔罵一聲“庶出賤人”了。
紅藥看得直搖頭。
這徐三姑娘是真傻,傻得都快沒邊兒了。
這話竟也能當著人說?
她難道不知道,她姐妹雖非一母所出,可爹卻是同一個啊。
正所謂打斷骨頭連著筋,一家子姐妹中,但凡有一人名聲不好,餘者莫不受其累。
再者說,罵贏了自家姐妹又有什麼意思?一家人當齊心對外,才能家和萬事興。
如此淺顯的道理,紅藥這隻會看話本子的都知曉,徐婉貞身為高貴的縣主,卻似一無所知。
也或許,她不是不知道,隻不過卻根本在乎。
她乃王府嫡女,又才封了縣主,滿府的姑娘誰也越不過她去,這一身囂張混不吝的脾氣,想必亦是其來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