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自然。徐五郎自諷‘清風不識字,無事亂翻書’,他那清風客的名號亦由此而來。如今又見《清風半月》,這還真真是‘無處不清風’啊。”
此語意味極深,若有朝官在此,定能有所體悟。
隻可惜,李曜聞者無心,則黃樸這個說者,自然也就覺得無趣了。
他暗自哂笑了一聲,抬手慢慢地翻開書頁,便立在那雨中讀了起來,李曜站在他身旁,解說地道:
“此冊乃徐清風主筆,‘肅論學派’出資而成,乃是一種與官府邸報相類的讀物,每半個月就會刊發一冊,徐清風稱之為‘半月刊’,這也是《清風半月》這名號的由來。”
“有趣,有趣。”黃樸此時已然粗粗翻閱完畢,口中雖說著有趣,然被書冊擋住的臉上,卻有著與之相反的冷淡乃至陰鷙,甚而還有著一絲悚然。
這《清風半月》,絕非其名目那般風雅閒逸。
正相反,刊中所載之文多犀利,所著之詩亦多刁鑽,雖然是肅論學刊,卻並不排斥彆家學說,凡有觀點不同者,皆可於其上發文論戰,《清風半月》並不偏向任何一方的觀點,似是隻是為士子們提供一個各抒己見的地方而已。
而這,正是其險惡之處。
身為讀書人,黃樸太知曉文字的力量了。
紙上文字,譬如千軍萬馬,隻消運用得當,覆一人、滅一族都是小事,便是城傾國傾,亦未為不可。
而眼前的這冊《清風半月》,便讓黃樸嗅出了某種危險的味道,亦為他這些日子來的疑惑,找到了答案。
他終是知道,何以肅論學派的領袖人物王炎章都倒了台,可肅論學派卻衰而不絕,且還大有死灰複燃之勢。
卻原來,人家早就有了對策。
此念一生,黃樸隻覺後背微寒。
在他的預測中,王炎章一倒,肅論學派就算不散,也必將會沉寂很長一段時間。
而有了這段時間,則內閣亂局便能厘清,黃樸手中棋子亦將逐一就位,其所謀之位亦將如願達成。
到得彼時,改朝換代,亦非難事。
然而,事情的走向卻完全不在黃樸的預期之內。
事實上,從王炎章被彈劾伊始,這所有一切,便時常令創見有種難以掌控之感。
比如,彈劾與反彈劾之間的膠著,便比他預料中的更為激烈。
當然,在朝堂之上,反對王炎章的聲音是占了上風的。
卻也僅限於朝堂。
士林之中,尤其是在年輕熱血的士子中,卻有大批為王炎章以及“肅論學派”說話的人。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