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兩天,陸曉夕一早就出門,又擠了一回公交車,去了燕京最出名的古玩交易市場潘橋。
林木木前世來過這裡,還有點印象,她記憶裡,隨著經濟發展,大家日子過得好了,手裡錢越來越多,最熱門的兩件事就是炒房和炒古董。
炒房的話,她現在錢根本不夠,她家本來就沒啥積蓄,過來之後就是靠陸藥生的退休工資過日子。
雖說陸藥生退休工資按照老乾部標準,一個月有兩千多塊錢,但燕京和新省不同,這邊學費也高,物價也高、房價也很高。
陸曉夕算了一下,他們除去用的,一年能攢個一萬塊錢,要攢夠一套房子的首付款,至少需要十五年。
可是十五年之後,燕京市的房價也不知道要翻幾倍呢,他們就更買不起了。
雖說中醫館也賺點錢,可也就最近這幾天,等過段時間大家新鮮勁兒過了,也就是個穩定月入兩千左右的樣子。
算下來,還是買不起房子。
從發現自己能看透物品年限開始,陸曉夕就有賺點古董錢的想法。
銷路就找顧爺爺,他認識的人多,隻要她的東西比市價稍微便宜點出手,肯定有人要。
等倒騰幾件古董,她就可以去貸款買套房子。
陸曉夕心裡盤算了一路,還好這會兒過年呢,公交車難得不擁擠,還讓她找到個座位。
潘橋也在郊區,而且跟他們這邊是同一個方向,也就四站路,很快就到了。
大過年的,這裡依然熱鬨,主要是有不少外地遊客,還有外國遊客。
熟悉的地方,不熟悉的場景。
二十年後,這裡早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店鋪裝裱越來越精美、小地攤越來越少、每樣東西也都包裝完整,卻少了點人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