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麼美好的誤會啊。
見劉氏一臉困意,還心疼她的樣子,周半夏無聲笑著,嘴都快笑歪了。
今日,主考的法令題,必有一道事關忠孝能不能兩全的題型。
附試開考了。
進考棚的規矩依如之前。
核驗浮票,驗明正身,再搜身,唱保,但今日隻有一百名考生,速度就快了很多。
這一場,主考法令,附加經義。
法令共有十道題,範圍涵蓋到士農工商各個領域,而五道《五經》義,考生隻需選擇其中一道本經義答卷即可。
類似的題目類型,刷多了,也曾讓白舉人批閱過不少,難度嘛,比起過了縣試以後出現的策論題要簡單多了。
仔細看了一遍試卷,顧文軒還是極為謹慎。
先從唯一一道的本經義下手,照樣先在草稿紙上,一氣嗬成地作答起這一篇要求不下五百字的本經義。
寫完以後估算了一下字數,細細檢查了一篇。
修改了兩處,再檢查一次可有出現忌諱用詞。
確定無誤之後,換了一支毛筆,拿出卷紙小心鋪好,認真譽抄上去。
將這道乾掉了,抬頭瞟了眼外麵,緩口氣,繼續埋頭乾法令題,結果過於專注了,連午飯也忘了吃。
當然,他肯定不承認這十道法令題出的太有意思了。
其中就有一道以販賣私鹽為列的題目。
讓考生寫出來的對應律法條款,每回見到空間裡囤的那些現代鹽,他可不是會背一遍讓他媳婦聽聽。
除了這類隻需寫出來對應的律法條款題,最有意思的還數審案訴訟的題目,就考到判斷原告被告誰撒謊。
這種題目,還不少,十道裡麵就占了四道。
沒有一定邏輯推理能力的考生就要捉瞎了,判斷錯了,再記得有關律法知識,哪怕寫出花兒也是過不了關的。
雖說縣試整體看正試成績,但附試要是太菜,一錯就錯個兩三道審案訴訟的題目,還能通過縣試真見鬼了。
落下最後一筆,顧文軒檢查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