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第 15 章(2 / 2)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配合。

可他們再怎麼不願意配合,在軍隊“核善”幫助下,還是搬離了城裡的家。

對於這次中央對城市人口的強製性搬遷,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了。

按基數來講,愁的人自然是會比歡喜的人多得多了。

特彆像那些在城市裡盤了店做上小生意,店裡甚至還有不少存貨的人,心裡更是打定主意是不會輕易撤離的。

隻不過這些人是胳膊擰不過大腿,見那些大商超的老板們都乖乖按照上麵的意思快速撤離,原本還想要死命抵抗的小老板們立馬就慌了,連忙找關係打聽打聽這裡麵的不可言說。

城市的撤離在有序進行的同時,作為先頭部隊來到村裡駐紮的軍隊也開始了大興土木。

村裡人大多數青壯年們也被特招了進去,隻要是願意出賣力氣的,都能在混口飯吃的同時攢上不少糧食。

是的,中央決定建立以每一個農村為中心點的基地時,立馬便出台了政策,宣布以前的紙幣已自動轉化成積分,硬通貨由原來的紙幣變成了各種各樣的糧食或黃金或中央點名要收購的各種金屬。

話到了這裡肯定會有人問,為什麼人民群眾會對中央的這些政策接納得那麼快。

當然是因為多年前的某場口罩問題後的後遺症啦,雖然這事已經過去了好多年,當初在口罩問題期間出生的孩子也已長大成人,甚至有些早婚早育的還有了孫子孫女,可他們對於那場疫情仍舊是印象深刻的(回想自己每一年都得在短視頻軟件上重溫這一個疫情的人們表示:我也不想印象深刻,可礙不住年年有人在你麵前提啊!!!)。

再加上某個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地方年年偷偷摸摸往海裡倒廢水,天氣也是肉眼可見的一年比一年極端,大部分人在看到中央的這些政策時,心裡都有一種懸著許久的心至於落地了的感覺。

這也是大部分人能夠迅速接納中央的這些政策的最重要因素。

特彆是那些沿海地區的發達城市的居民們,已苦盼中央撤離的政策許久許久了。

現在有了中央的政策支持,雖說身上的房貸什麼的還在,可能在基地裡按照一定的比例換成住房,換了哪一個人是不心動的呢。

之前全球網絡還沒有癱瘓的時候,不少人也曾翻牆去瞄了一眼國外的情況,和他們中央的負責相比,合法持械的國外早已亂成一團,死於雪災的人的人數和被人有意傷害的人數甚至到了驚人的1:9。

好在中央之前曾對那些在國外定居的華僑和遊玩的遊子們發了消息,說是他們的祖宅(祖墳)什麼的出了點小問題,需要他們拖家帶口的回國辦理。

心中還有根的人聽了哪能坐得住,不顧子女的阻攔連夜買了機票就往老家趕,等人一踏上祖國的土地,再想往外跑肯定就是沒有那麼容易。

以至於那個時候的祖國的天空上,往世界各地飛的航班是有很多,但航班上除機組人員和外國友人外是多一個人都沒了。

那時的華僑和遊子們在知道自己不能出國時,心裡對中央充滿了憤怒,可在全區雪災降臨的第二天裡,他們對中央的憤怒立馬轉變成了慶幸,隨後心頭又湧上了一股暖意。

如果現在的他們還在國外的話,就要過上一閉眼就有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