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山中廟(5)(1 / 2)

《我靠美顏相機闖鬼片》全本免費閱讀 []

金色身影在三尺廟前一閃而過便不見蹤影,端的是一派來去如風的道骨仙風。

而在這個副本,他大概還有更為通俗的稱呼,那就是——

“……山神?這三尺村地方不大,居然還有山神坐鎮?”

問出這話的是叢雪襟旅遊團裡的一位青年遊客,對方吃完午飯,又用手機看了看群聊裡的地圖路線,並找到了景區的運營賬號,其中一篇題為《舉頭三尺有神明——探尋百年山神傳說和三尺村神秘陣法》的文章正是被工作人員置頂的宣傳介紹博文。

而叢雪襟身經百戰,回答起問題自然也麵不改色,她隨手翻了翻“記憶”裡的資料,便開口解釋道:

“‘山神’是村民們流傳下來的一種說法,也算是三尺村傳統文化的另一種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的表述。”

“不過這裡我們所指的‘山神’,意義相對各位聽說的山神又有所不同。”

是的,在民間流傳的古代神話中,提起“山神”,往往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著名的東西南北中“五嶽”大帝,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

而對“五嶽”進行祭拜的淵源更是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但嚴格意義上古人往往並不將事情隻寄托在一位神仙上,所以真要按照神話體係區分……大概算是“多神齊力”。

這樣一想,後人將前人對“山神”的祭拜概括為一種對自然山川的崇敬,自然也無不可。

所以叢雪襟在向遊客介紹時,自然也采用了娓娓道來的方式:

“‘山神’通常是指主管某座山的神靈,正所謂萬物有靈,在古人心中,山川河嶽、日月星辰、風雷電雨都可以帶有神話色彩。”

“而各位應當也聽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樣的說法,所以彆看‘三尺山’是由八座外圍的小山組成的,它的山神傳說可並不遜色於其他的名山嶽麓。”

正所謂天地有浩然正氣,在上為日月星辰,在下則為山川河嶽。

所以通俗來說,當一座山開始“顯靈”了,如果不是有精怪作亂,那麼十有八九是那股子蔚然成風的正氣已經積累到了一定層次,已經達到可以庇佑一方的地步,也就是說這是一件好事。

“確實,三尺廟還是挺靈的,我待會還準備找去那邊拜一拜呢。”遊客之中的一位中年大姐笑嗬嗬地打了個岔,於是整個旅行團的參觀興致愈加高漲起來,最後甚至演變到了如果導遊今天接下來的行動裡沒有“參觀三尺廟”這一項目,他們就用晚上的自由時間脫隊進行參觀。

叢雪襟:“……”

雖然也沒有什麼立場阻止,但叢雪襟本能地覺得晚上的變數比較多。

就算三尺廟本身是“浩然正氣”的,它周邊的環境——比方說上山的小道——還是很有可能出現蚊蟲蛇蟻之類的不確定動物,無論是科學意義上的安全還是玄學意義上的安全,好像都不是特彆保險的樣子。

於是叢雪襟當機立斷調整了今天下午的參觀路線,原本他們吃完午飯是要繼續參觀內卦的村中景觀,現在就直接反方向繞到外卦先上山觀廟,力求不要讓“無關人員”卷入可能存在的影片劇情主線之中。

……

所以可想而知,林宴後半程的路上根本沒碰見幾個人——這當然主要因為叢雪襟帶領旅遊團改了路線——但不得不說拋去這一點,她後半程的參觀還是異常順利。

並且要特彆強調的是,他們“順利”的點比較奇特。

“為什麼這裡會有展館?”

黑發少女從進入這片十分大手筆的、由十個展廳組成的大紀念館開始,就陷入深深的迷惑之中。

林宴實在無法想象,在詭怪論壇影片這麼不科學的地方,居然還如此科學地保留了村中的紅·色·文化紀念館。

所以他們一行人在那十分高端的、運用了航拍技術拍攝的“三尺村文化遺產大盤點”旅行介紹MV前徘徊了許久——具體表現在把那短短的三分鐘視頻看了兩遍——愣是把十個展廳全都參觀完畢,甚至還在大門口拍攝了一張四人合照,直到袁素琴表示所拍攝這些素材已經夠她寫出一份調研報告了,這才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