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曦則在縱橫交錯的時光裡回首遙望,曾經灑下的汗水與淚水,已在漸行漸遠的光影裡定格成風景。
…
夏天這個漫長的季節裡發生的故事多半是純粹的,不外乎就是年級裡長得好看的某某女孩,在黃昏落日下的河堤邊上逗留,白色的裙子,纖瘦的身體,長到後腰的黑發,精致的五官。然後少年騎著單車倉促赴約,帶著沒準備好的猝不及防,趕赴一場盛大而華美的約會。
故事開頭和結尾可以很難,也可以很簡單,簡單到在今後的日子裡,隻覺得陽光是那麼的好,記憶是那麼的長。
而河堤上女孩盈盈一笑,卻是你一輩子也難以忘懷的光景。
當你渡過那個瘋狂而火熱的夏天亦或者脫離高中這個階段,哭著笑著站在走廊上拋紙狂歡呐喊的時候,或許你早已隱隱明白,在那個時候,你就已經是人生贏家。儘管當時的你並不懂那些青春的萌動,可你的的確確已經遠超出廣大男生,擁有一個打滿雞血的青春,並非和其他伏在桌上,與試卷為伴,與青春痘為友的男生一樣。
你不是不留片甲,你還有她!
很多人對於高中的記憶,除了按平均每天堆疊增加的卷子摞成的屍骨堆,每天起早貪晚埋頭於書山題海中,每天點燈熬油焚膏繼晷學習到半夜過後,做不完的卷子,考不完的測試外,好像沒有什麼特彆的故事。
對他們而言,高中三年隻是換了一個環境讀書,皺巴巴的人生,擠不出一點波瀾,沒有任何的營養。也許多年以後,回想起來,生活了幾年的光景早已模糊不清,記憶也變得零星,除了鋪天蓋地的考試試卷,做不完的王後雄係列押題,堆疊如山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寫到手軟的政治曆史地理,絞儘腦汁的物理化學生物。除了而食堂窗口那個打飯的胖阿姨,抖一抖勺子多出的那點紅燒肉外,其他的你並不是很真切。能講的故事也就那麼幾個。但好像這些瑣碎的記憶拚湊成的故事,才讓你感覺真正地經曆過高中,讓自己感覺擁有的不隻是那幾大箱的書和試卷。
再來說說很多人為之色變的高考,不管什麼事情,隻要帶上高考這兩個字,那就一定變成無比的沉重,擁有常人難以擔起的重擔。
高考,你逃避是沒有用的,沒有後路,隻能背水一戰,一往無前,抱著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精神,才能走上這條道路。
有人說高考過後就好了,以後就輕鬆了,這種成人式的童話充滿了欺騙性,而事實上說話這話的人不止一兩個人,有時候是在路邊遇到的熟人,有時候是在家庭聚會餐桌上說的。似乎很多人都這麼覺得,高考似乎不止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而是辛苦學習的墓誌銘,當然這也可以見證到中國應試教育的失敗,將高考視作為死緩或者釋放的終端。
簡簡單單的語數外兩個半小時,文綜理綜兩個小時,就好像八個小時半的時間就決定了幾百萬近千萬考生的一生,這無疑是殘酷的,可這也更是一種淘汰的法則,中國的人口太多了,幾乎占據了全世界百分之十幾的比率,除了這極端的中國模式下的應試教育考試以外,還真沒彆的辦法能夠解決這麼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分之差就能淘汰上萬人,這並不是誇張。
高考雖然殘酷到難以想象,卻也是無數寒門子弟最後一場公平競賽。
當然,高考的成績不能代表一個人的能力和今後的成長方向,但是很多人的人生會因高考影響以後的生活和命運,也有很多人可能因為自己高考的去向決定了自己今後的人生道路。
很多高三黨都會選擇在畢業的時候留下一些話來鼓勵學弟,在那斑駁刻痕的黑板角落裡,隱藏著這句話:你要努力,你想要的,要你自己給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