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四人有說有笑,點了幾杯奶茶,聊著寒假裡發生的故事,偶爾夾雜著幾件學校裡的趣事,隻不過沒有波瀾壯闊的狗血,有的隻是生活裡一點瑣碎的小事,小到很平常的說學校裡有哪個女孩子特彆漂亮,又有哪個男生出儘了風頭,抑或者是發生在學校之外的事情,有某位大神又出了一本新作,然後集體喝著奶茶,評頭論足一番才罷休,至於更長遠的,他們則還沒想過。
老廣和老譚四顧下看了看,忽然異口同聲地說,“方寧,你家那位怎麼沒來?”
餘小樂這個時候才注意到還少了一個人,詫然問道,“是啊,程曦和你向來不是形影不離的麼?”
方寧沒有立刻說話,而是點了幾分糕點麵包過來,用刀叉把柔軟的麵包切成幾個等份,叉子插著麵包送進嘴裡,咽下去之後,才道:“她上個禮拜發燒了,現在在家裡養病,外麵天氣又這麼冷,還是呆在家裡烤火比較好點。”
餘小樂點了點頭,“說的也是這個道理,要不我們幾個改天去看望一下她吧?”
“嗯,我會和她說的。”
方寧餘小樂他們聊了一會兒,就說起了各自遇到的愁心事,當然這多半是來著家庭的。
之前在學校裡讀書還不覺得有什麼,後來放假呆在家裡以後這才有明顯的感觸。
最開始的幾天,你是爸媽的心肝寶貝,不管什麼好吃的都恨不得全塞給你,第二個星期以後你是你自己,閒在家裡當米蟲,爸媽雖然有些意見,卻還是沒說,回家後第三個星期,你是食物鏈底層的勞動人民。出去浪被罵,玩電腦被罵,晚起被罵,宅在家被罵,玩手機被罵,晚睡被罵,不做家務被罵,總之沒有一天不被罵。
方寧倒是沒有被罵,早就摸清楚家人的脾氣,平時在家超級乖巧,手機放兜裡,沒事看看書,早睡早起,多做家務,嘴甜手快,要多懂事有多懂事,簡直就是一般父母口中隔壁家的乖孩子。
相對於方寧的勤勤懇懇,其他人的小日子可就沒那麼好過了。
期末成績出來,老譚的三大主科就隻有語文及格了,數學堪堪到及格的邊緣,還差一點點分數也就算了,英語考了二十分,讓他爸原地爆炸,一邊打一遍罵著一百五十分的卷子,你連零頭都沒考到。
老廣在家裡休息了兩天,就被他爸帶著去做事了,每天要在底下室裡焊一個火架,忙的天昏地暗,沒有一點休息時間可講。
餘小樂稍微好點,但也僅僅至少好點,在家裡被父母各種嫌棄,每當他躺在沙發上拿著手機看,就被他爸說教不愛運動,不去減肥。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機,一天到晚就知道睡覺,一天到晚就知道吃,一天到晚不出門遲早胖死你,總之是三天一教訓兩天一批鬥。
“反正我媽絕對得一種叫‘選擇性失明’的綜合症。”老譚抱怨地說,“因為她永遠看不到我在洗衣煮飯拖地洗碗擦桌子,看的到的永遠是我在玩手機。所以我反而希望開學,至少住在我伯伯家裡,還能玩下手機,看下。”
方寧聽他們抱怨,微微笑著,他當然知道餘小樂等人抱怨歸抱怨,可是回到家裡麵,依然還是勤勤懇懇。
在大人的眼中,不管是方寧還是蘇燦,他們都隻是沒長大的孩子,既然沒長大,那就還得管著,哪怕長大了,也要為他們操心,買房買車,成家立業等到。
這也是眾多千千萬萬家庭父母的潛意識。
不能說這樣不好,至少在經濟尚未獨立,思想尚未成熟之前,有父母這個港灣來保護他們,能夠遮風擋雨,保證他們能夠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