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點半的時候,燈火通明,到處都是走街串巷的小孩在每家每戶裡拜年。
他們穿著新衣裳,一個個虎頭虎腦,提著紅燈籠,在幾個年紀較大一點的男孩子帶領下,去了富裕的人家裡討了糖果零錢出來,就徑直來了方寧家。
在柵欄外麵敲門後,敲鑼打鼓,舞著小火龍來拜年,有嘴甜的孩子還往彆墅裡喊著‘除夕過紅年’之類的討喜話語。
老媽趕緊開門,將這些來拜年的小孩子們都迎進來,奶奶拿出糖果餅乾給他們,又見大大小小的孩子們眼巴巴的望著,就知道他們還想要零錢,就拿出早就準備好的零錢給他們,小孩子們才在一聲聲的討喜聲中離去,留下一地的熱鬨。
他們家的彆墅樓沒有左右鄰居,平日裡顯得清幽素雅。
可是過年的時候,卻遠不如小區裡的住宅樓熱鬨,也沒有鄰居可以串門拜訪,至於其他的親戚朋友,不是在鄉下就是在外地,除了討糖果的小孩外,也鮮有其他人來拜年。
好在方寧家也不是那種愛熱鬨的,一家人團聚嘮嘮家常也就夠了。
快到轉點的時候,電視裡放著馮鞏的小品還有姚貝娜的歌,大家的目光都盯在牆壁的大鐘上,倒數計時,整點一到,外麵的鞭炮聲和爆竹聲默契而統一,在這個點達到最高潮。
一家人都出了門,從車庫裡搬出幾個花炮響炮去了小區人群集中的地方,一大群人互相賀喜,笑容滿麵,“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慶的笑容,逢人就道喜。
方寧和老爸兩人也去空出來的地兒放煙花爆竹,那邊已經有許多硝煙尚未散去,老爸點了幾個響炮,全都飛到小區上頭去了,化作絢燦的光彩,方寧也點了好多煙花,漫天都是絢燦的煙花色彩,交輝相映。
平日裡膽子比天還大的方微這個時候居然被響炮嚇到了,遠遠地站著捂著耳朵,卻又躍躍欲試。
一家人返回家裡,姑姑的跨港視頻也傳過來了,她在那邊拍了好多景色回來,還有和爺爺奶奶視頻通話,說了好多話,有些傷感哽咽著女兒不孝不能回來陪爸媽,爺爺安慰著說你能平平安安就是對我們做父母最大的慰藉。
等到開始分紅包的時候,方寧他們也收獲了好多壓歲錢,長輩們也高興,開始守歲了,一直守到三點半,全家熬不住了,才去睡覺。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一家人睡到日上三竿才醒,起來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互相道新年好。
下午一家人去懷杜甫路的界山廟燒香拜神,然後再開始走訪親友,將熱鬨持續七八天。
初二那天,全家人準備回鄉下拜年。
第一站是奶奶的娘家,梅羨鎮的哲寮村,黎家在那裡有名的大姓,基本上都是姓黎的,再往南江鎮過去,就是薑源村,那邊姓謝的又是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