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木工遇到問題也會去找方寧商量,裝修還是要考慮到業主的想法,然而方寧也不知道忙什麼,一下午都沒看到人影,最後還是方解放做的主意。實在是有不懂得地方,他們把問題擱置下來等方寧回來。
通往山下的是一道兩丈寬的路,在設計的時候就想搞一道門,本來方解放是極為不同意的,這街坊鄰居也沒看到誰家弄了一道門,這突然打破了鄉俗習慣加設一道門這是防著誰?就算那些街坊鄰居嘴上不說心裡也會有點不愉快的,後來方寧也就說了一下,要想真做成農家休閒度假的山莊,這門也是必須有的,不說什麼過於高檔,起碼要像個樣子。
方解放覺得也是這個理由,再加上小爺加一道門也不錯,就同意了。
於是外頭就在方寧的構想下建立起一個小門,門麵不大,卻極具中國風,木頭也是小爺後房裡現成的材料,瓦片是清掃裡屋裡角落裡搜羅出來的舊瓦片,弄了點新黃泥土,移栽幾根竹子過來,這些竹子生命頑強,澆點水幾天就可以存活下,左右又移栽了兩株梅樹過來,看起來風雅的很。
小爺執勤回來,也就笑著說,這門扉有點讓人想到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的意境。於是索性又移栽了兩株楓樹過來,夏天還好,要等秋天一到,秋月浸紅,隨著風簌簌飄落,落到門扉上,落到屋頂上,落到黛瓦上,整個院子都浸染在深秋裡。
原來的涼亭要大改,四周用前些日子削好陰乾的竹席掛上,頂部鋪上用火漆燒製好的木籠架子,固定好以後,又刷了一遍防水塗料,最後以茅草鋪蓋,涼亭算是完工了。
泥瓦工們著手弄起方寧最重視的池塘,敲掉邊緣破碎的石塊,放掉一池子死水,清理掉枯草和碎石,用水泥填實,做好排水溝,等到隔些日子水泥乾透了,再灌注些活水,種上睡蓮,放進魚種,旁邊是葡萄藤架子,枝丫插在地上,過些天落陣子雨就會生根發芽,然後覆蓋整個葡萄藤,再放置些石桌和涼椅,夏天就可以坐在葡萄藤下搖著蒲扇乘涼避暑。
微風拂過,亭子與池塘相映成趣,旁邊也擺放了從花鳥市場淘來的便宜花草盆栽,錯落有致的擺放,加上鋪置延綿到門扉的青石板,仿佛回到了古代的山莊園林。
這些天的氣溫炎熱,工期也不好做,容易中暑,又遇到一天的暴雨,所以斷斷續續將近一個多禮拜才算完工。
整個房子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任誰來到這裡也看不出來這恬靜模樣的山莊,就是以前的老破屋,當然一個多禮拜隻是初步完成了裝修,荒田還沒開耕,這周才把後山用鐵絲網圍攏了起來,至於小雞仔還沒有去買種,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們去做。
奶奶和小奶奶兩人在準備晚飯,煙囪裡青煙繚繞,一直飄到上方,最後在後山竹林間漸漸的淡了。方微幫襯著打下手在廚灶房內燒柴火,桌上擺滿了茶杯,她看見架在火上的銅壺開了冒白色的蒸汽,就提了銅壺倒茶,張羅一大家子。
至於方寧他直接跑到山腰部位去了,從竹林裡麵鑽進去,不顧蚊子叮咬到處尋找著什麼,撥開了雜草亂生井蓋,往裡麵看了一下,地下山泉澄淨無比,不斷有泉水從岩石壁裡滲透出來,而且出水量很大,他琢磨了一下,眼睛轉了轉,往山腰那一戶人家看去,知道這口山泉是這邊村裡共用的,要想抽水往他們家去的話,還得同村裡人商量一下,這事情最好由小爺出馬,他在這裡多少也算是一個乾部了,還算有點威望,然後再叫爺爺和村長走下關係,應該是不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