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9 章 順自然(2 / 2)

這位出身宗室的格格祖上是阿濟格,和年羹堯的第一任妻子也是親戚,但是對年熙的態度很不好,那就是後娘養繼子,所以年熙是跟著祖父母伯父伯母一起生活。

覺羅氏和年羹堯的關係很融洽,兩人的孩子一個接一個出生,而且覺羅氏也不是一般的後宅婦人,很多朝廷上的事兒隻要是年羹堯經手的她都要參與。因為精通滿蒙文字,年羹堯的很多折子也是她起草的。

覺羅氏的娘家輔國公府和八阿哥走得近。覺羅氏不喜歡永和宮的子女,因此無論是四阿哥還是六阿哥十四阿哥或者是海棠桂枝,她都很反感,因此極力勸年羹堯選擇站隊八阿哥。

年羹堯在反複衡量之下,覺得八阿哥的贏麵更大,而且他在四阿哥那邊得到的收益不會太多,畢竟他妹妹現在沒兒子,就是有兒子,大阿哥弘暉還好好的,就是大阿哥突然暴斃了,還有鈕祜祿氏聲的弘曆,他們年家不會有外戚的好處。跟著八阿哥,卻可以飛黃騰達

() ,八阿哥封官許願,年羹堯很心動。因此也順水推舟,在老丈人和妻子的遊說下倒向了八阿哥。

四阿哥氣得一口氣差點上不來!

行啊!你去吧,日後彆想進爺家裡的門!

彆說四阿哥了,年家的人都覺得年羹堯的操作令人窒息!但是大家勸不動他,因此年遐齡親自去四阿哥家裡賠罪。

四阿哥分得很清楚,年遐齡是年遐齡,年羹堯是年羹堯。他沒對年遐齡如何,也沒對年希堯打壓,就是看年羹堯不順眼!

因為這件事年側福晉一下子氣焰沒那麼盛了,在後院也知道謙讓了,再沒因為吃飯打水分配日用品和李氏鈕祜祿氏爭強好勝分一個誰先誰後,見麵的時候還會客氣地稱呼兩個人為姐姐。好在他哥哥的行為沒影響她和四阿哥的關係,四阿哥對她和女兒秀椿還是一如既往。

但是四阿哥的小本本上還是記下了年羹堯。

這件事結束後,到了五月間,康熙打算去如何行宮避暑。在離開之前他特意回了一趟宮裡,在太和殿的大朝會上宣讀了自己的遺詔。

這隻能算一個半成品遺詔,康熙在遺詔上麵回憶了自己一生,對自己的一生做了一個總結,勉勵繼任者砥礪前行再接再厲,然而這遺詔上沒繼任者的名字!

上麵有一段是空白的,要在他駕崩的時候把繼承人的名字填上去。

大臣們怎麼想海棠不知道,但是海棠心裡對老爺子的這個操作沒法評價,你不就宣讀了個寂寞嗎?你有必要這時候宣讀嗎?

然後老爺子告訴大家,這遺詔他隨身攜帶,到時候他不行了,讓身邊人拿出來再宣讀一遍。

提出這個主意的鄂倫岱目瞪口呆,頭一回覺得這表兄弟辦事兒也跟鬨著玩兒一樣!

康熙的近侍們個個麵無表情,無所謂,不過是又多了個保密的物件罷了,習慣了。

在太和殿這樣重要的場合把遺詔宣讀了之後,康熙就動身去熱河行宮。走的時候把年長的兒子都帶走,留海棠帶著一群小弟弟們在京城。海棠在他走的時候說:“兒臣回頭要去港口,您可要早些回來啊。()”

康熙點頭,以海棠對他的了解,老頭子不到天氣冷了不回來。

康熙走了沒幾天,一件大事加急傳入京城:河南宜陽知縣張育徽橫征暴斂,激起民變,當地人把另外一縣的縣令高式青劫持了。隨後幾縣響應,衝擊縣衙,首領亢珩帶人劫持了高式青後占據了神垢寨。這地方曾經是李自成大軍的一處據點,易守難攻,如今河南府武官已經調集了人手和火器,消滅對方簡直是摧枯拉朽,因為對方手裡有縣官才沒有強攻。

海棠就問:人家為什麼民變?必是有原因的。()”

回報說是當地縣令強行預征明年的錢糧稅賦,又逼著百姓養驛站的馬匹導致的。

海棠拍著桌子問去年就讓吏部查北方幾省的吏治,報上來說各處都好,這是好嗎?

一方麵把這事報給康熙知道,同時在信裡提醒康熙,這會兒處理不好白蓮教就會在北方蔓延

() ,現在要做的就是徹查河南府官員,凡是有問題的交由三司審理,激起此次事變的官員直接斬立決,也不要等到秋後問斬了。一方麵立即下令三司捉拿官員,讓吏部調派合適的官員過去接任。

康熙的批複很快就來,同意海棠立斬官員,但是參與此次民變的百姓也要嚴懲,為首的一乾人等必須死刑。

海棠就下令首領伏誅餘者不究,因此逮捕了五十餘人,其餘人等讓他們散了。

七月三司審問過後,一乾牽連其中的縣官知府等被立即執行死刑。關押在大牢裡麵的一乾民變首領們是秋後問斬,得知狗官死了隻覺得一口悶氣吐出來了,神清氣爽。不少在京的河南同鄉都來看,然後消息迅速傳了回去。

弘暉就問海棠:“日後這種事兒還會有嗎?”

海棠說:“有啊,不要怕,大不了就是丟了江山。一鯨落萬物生,沒了咱們這些食肉者,下麵的人會吃到更多的肉。”

弘暉驚訝地看著海棠。

海棠就說:“你畏懼這個話題就是諱疾忌醫,哪怕周朝八百載不也是煙消雲散嗎?殷商亡於鬼神占卜,大周亡於諸侯分封,大漢亡於窮兵黷武,大唐亡於藩鎮割據,大宋亡於重文輕武,大元亡於分人四等,大明亡於清濁黨爭,彆畏懼這個畏懼那個,江山總有丟了的那天,開天辟地的時候就沒有朝廷,是祖龍天下一統才有了皇帝,日後也不會一直流傳下去,留下的隻有這芸芸眾生。你年輕,不懂那麼多,這世界上沒有誰天生就該跪拜誰。總有一天會有人振臂一呼,然後改天換地,新時代來了。那一天可能在五十年後,或者在一百年後,總會來的。人這一輩子,要無愧於自己無愧於天下,就像孟子說的君子三樂那樣,‘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其他的交給天命來安排,順其自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