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第 77 章(1 / 2)

《對方撤回了一件國寶》全本免費閱讀 []

傅傳琬隨著聲音瞧過去,見幾個島民蹲在地上,手裡握著個拌槌在一個偌大的盆子裡攪拌著,盆子裡的東西一塊紅一塊綠的,看起來似乎十分粘稠,攪拌起來十分費力。

島民攪拌了一會兒,便用刷子沾著那融成一坨的漿糊往一個銅器一樣的東西上刷。

“那是什麼東西?好惡心。”簡成周本來最近就食欲不振,瞧著那又紅又綠黏糊糊惡了吧心的東西更是不由得犯惡心。

看得一陣陣反胃。

傅傳琬瞧著那盆‘膠水’,卻忽然微微蹙了蹙眉。

這時候忽然有人從遠處端著個搪瓷盆急匆匆往這邊走,途徑兩人的時候簡成周下意識往裡麵瞧了一眼,見裡麵是黃色的液體,同時一股子尿騷味撲麵而來,難聞極了。

簡成周遮了遮鼻子,皺著眉頭問:“什麼玩意兒?”

傅傳琬瞥著那一盆的液體,麵色平靜道:“是尿液。”

簡成周愣了一下,緊接著他的胃裡一陣攪和翻湧,差點沒吐出來。

傅傳琬沒說話,心裡卻已經猜了個□□成。

這是在人造鏽跡做舊青銅器,是仿造贗品的一種手段。用高強度的膠水銅鏽粉和鐵鏽粉按一定的比例攪和起來後,把調好的“漿糊”仔細重複幾次刷到青銅器上,之後再把青銅器埋在潮濕的地下等待自然鏽蝕,行話叫用酸來“咬”。

這種“咬”也常用在瓷器做舊上。新瓷器表麵有賊光,常用酸在瓷麵上“咬”,把瓷器表麵的釉咬出細細密密的小裂縫,也叫開片。

至於那盆尿水,則是在將石頭與青銅器埋在一起後,往上麵澆灌尿水。這樣在經過數日後,青銅器上便會自然生出鏽斑來,人造的鏽同自然生的鏽混為一體,同時伴隨著生出化石結晶,這樣人造鏽跡做舊出來的青銅器十分逼真,即便是有著多年鑒定經驗的專家僅憑肉眼也不易分辨。

不過這種手段操作不易,一方麵“漿糊”的比例掌握不易把控,要做精準很難。另一方麵生鏽斑的條件苛刻,對濕度溫度以及土壤都有嚴格要求,合適的土壤找尋不易,正因如此,這種仿造贗品的手段也較為少見。

不過這種手段雖操作起來困難,但其原理倒較為通用。像是瓷器做舊的方法也都大差不差,不過是用染料擱在鍋裡燉,之後再用銅鏽粉、鐵鏽粉混著鉛粉糊在瓷器表麵再埋在土裡,原理都是一樣。

簡成周還胃裡翻滾著吐著呢,一抬眼,見傅傳琬已經往前走了。

他白著臉連忙跟了上去。

傅傳琬往前走,發現了更多在做青銅器做舊的島民,而且這些島民動作熟練、手藝嫻熟,每個人都一絲不苟分工合作,工業化程度堪比流水線。

而簡成周看著排著隊一個個端著尿水從一旁走過的島民們,吐得更厲害了。

傅傳琬又繼續往前走,發現這些島民不僅做青銅器贗品,連同瓷器贗品、玉器贗品甚至書畫都有做,而且如之前的青銅器一般都質量過硬肉眼難辨。

她走到幾個島民前,見他們正在火上烤製玉器,旁邊則是一鍋紅褐色的液體,島民動作嫻熟地將烤得滾熱的玉投進液體中。另一邊的島民則將浸過腐蝕後的玉取出放到裝著草木灰和麥麩子的口袋裡盤磨,以呈現長期土浸的白霜。

簡成周一隻手撐著樹,在樹蔭下乾嘔了好半天,一抬頭見傅傳琬已經走遠了,便連忙快步跟了上去。

他緊趕慢趕跟上傅傳琬,一邊一頭霧水地朝道路兩邊瞧著,一邊疑惑地小聲問:“這些人不是海盜嗎?怎麼還搞仿製古玩贗品的生意?”

傅傳琬也壓低聲音道:“簡先生還記不記得在青蓮山上的贗品佛首?”

Tip:收藏+分享對方撤回了一件國寶,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