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恨彆離 9(1 / 2)

菜種上了,也算是了了一樁心事。

此時已經過了小滿,宋淑雲的讀書計劃正式被提上了日程。

這已經是她不管如何不高興都躲不過去的事情了。

除了讀書還要開始練字。

一練就練到了夏至,外麵熱的要命,鄭芸娘拉著她砍了幾棵竹子去編竹床。

鄭芸娘手藝一般,還要和宋淑雲炫耀,宋淑雲隻能安慰自己,勝在耐用。

畢竟她都要熱成狗了,那還有心情嫌棄。

兩人用白紗把人工湖上的涼亭圍了個嚴實,一邊焚香,一邊小憩。

鄭芸娘外在竹床上,半眯著眼睛給自己打扇。

宋淑雲沒有她的雅興,她總覺得這香的味道有些熟悉,但一時有想不起來在哪裡聞過。

人往往就是這樣,越想不起來越難受

最後她隻好問了問鄭芸娘。

鄭芸娘打扇的手不停,語氣慵懶的跟她講了製香的整個過程。

除蟲菊和除蟲菊的莖葉曬乾磨成粉,榆樹跟粉,艾草曬乾搓製成粉,再加上些薄荷粉和香粉調勻

放在香爐之中,點燃後可以驅蚊除蟲

宋淑雲:ヾД原來是蚊香

過了盛夏,到了雨季。

鄭芸娘領著宋淑雲在回廊裡畫畫。

宋淑雲的審美比較異常,她自詡追求意境,經常是畫了一筆覺得挺好看,便高高興興的給鄭芸娘看,換來鄭芸娘的一通鄙視。

不過鄭芸娘到底是文化人,鄙視彆人都說的含蓄好聽。

可惜鄙視就是鄙視,再好聽的鄙視也掩蓋不了它鄙視的本意。

宋淑雲受了刺激,決定發憤圖強

雨季一過,就立秋了

立秋一過,就到了中秋。

中秋的月餅不是蓮蓉的,而是宋淑雲“新研究“的果醬餡。

鄭芸娘很是高興,將之引為知己,以為也是同道之人呢

宋淑雲的功課此後又加上了廚藝

宋淑雲:這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我今年還不到八歲呀你認真的麼

鄭芸娘是認真的

宋淑雲最先學的就是切菜和熬湯。

也不知道兩者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係。

大概是切的多了,炒起來麻煩,直接燉了算了

餘嶺的秋天比較長,但宋淑雲在無數的學業之中,根本感受不到日子的流逝。

等到鄭芸娘又重新忙碌起來的時候,她才發現,身上已經穿上了夾襖。

鄭芸娘每到冬天都要忙碌一陣子。

要看莊子上的收益,還有賦稅要繳。周家還有些產業,也在這時候開始清算。

眼看要過冬了,周家宗族裡的一些窮親戚,也要救濟一二。祠堂要修繕,族學要整理

鄭芸娘手裡頭有的是錢,不介意漏出幾個銀錢,換一個安穩。

宋淑雲這時候也被抓來充了壯丁。

一屋子的管事,你方唱罷我登場,來來回回的。

妙歌跟鄭芸娘往裡間一坐,一個賬本一個算盤,素眠和瀟邯在外間立定,一個個掌櫃莊頭,拿著賬單唱讀。

外麵的讀完,裡麵就出了數字,一看就不是好糊弄的。

而且,天南地北的店鋪掌櫃都在,賬目相互印證,哪裡出問題很容易就被揪了出來。

鄭芸娘剛理事兩年,問題多多。

她不急不躁,一條條的命令下來,把這些人梳理的老老實實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