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37章(1 / 2)

一夢到五零 輿南 6258 字 10個月前

崖山農業大社成立之後,在整個西陽鎮都大出風頭。

它規模最大,社員數量最多,而且是學著中央建立了這個部那個部的,架子搭的很是唬人。

柳河村村前的大橋上每天都有社員們在嘮嗑,說一些關於崖山農業大社的消息。

聽說崖山農業大社規定了,農業社裡的所有生產資料和財產都歸公社所有,由公社進行核算和分配,社員們按工分可以領工資,還辦托兒所、幼兒園和學校,因此登上了縣報首頁,大篇的文字向全縣的人介紹崖山農業大社的組建情況。

接著,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屏南縣很多個高級合作社先後把幾個小社合並成為一個大社。

最大的要數屏南縣北部一個叫郭樓鄉的地方,郭樓鄉宣布整個鄉的所有合作社全部合並成為一個大社,取名叫郭樓集體農莊。

牛逼!還能有比鄉鎮更大的集體農莊了麼?

不能!

都說人多力量大,可見這集體農莊還是越大越好呀!

其它的合作社有樣學樣,紛紛進行再次合並,基本上以鄉鎮為單位成立了一個個規模更大的集體農莊或農業大社。

原本的崖山農業大社的規模也擴大了不少,這下規模擴展到了整個西陽鎮,西陽鎮就改名叫西陽崖山集體農莊。

集體農莊下設33個生產大隊,柳河村改名叫柳河生產大隊,生產大隊基本是以村為單位社裡的,生產大隊下麵還社有生產隊,生產隊有大有小,類似於後世的村民小組,基本是一個姓或者兩個姓,由宗族所形成的一個自然生活小範圍。

像柳河生產大隊總共有1200多號人,下設有3個生產隊,每個生產隊大概有50戶也就是400多號人,大隊部設在柳河村村公所。

西陽集體農莊成立後,生產大隊裡推選大隊長,副大隊長,大隊支部書記、大隊婦女主任,民兵連連長,還有大隊會計和記分員。

大隊長毫無疑問還是以前的村長柳光耀。

他的資曆最老。日本人抓壯工那會兒他被抓去了,家裡人還以為他被殺了,他家裡的老母親哭瞎了一隻眼,她媳婦兒也就是王秀娥是個老實本分的人,一個人伺候瞎眼老娘,又把兩個兒

子一個繈褓中的閨女撫養長大。

沒想到抗戰勝利後他竟然活著回來了,村裡人這才知道他當時趁機殺了兩個看守的日本人偷逃出來了,出來後怕連累家裡就跟著遊擊隊到處殺日本人。

抗戰勝利後,柳光耀就因傷退伍回了老家一直在家種地,是個好莊稼人,還認字兒,以前在遊擊隊的時候讀過掃盲班。

柳光耀的兒子柳建華跟他爹學過幾招,身手不錯,也當選為民兵連的連長。

柳河生產大隊裡,柳河村裡姓柳的占多數,主要集中在1隊。其它還有幾個小姓,在二隊和三隊,姓李和姓吳的居多。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姓柳的人多,其它幾個小姓的社員們就抱成了一團,這樣村裡有啥事就不全是姓柳的說了算,二隊和三隊的人經常跟一隊的人有點小摩擦。

大隊副隊長叫吳金喜,他是其它幾個小姓的社員們投票選舉出來的。

支部書記還是之前的李從喜,

林穀雨光榮的被推選為婦女隊長,為啥?婦女裡麵她學曆最高!婦女主任可是要去公社開會回來傳達精神的,必須得有文化的人才能乾,算是生產隊的乾部,人常說七品芝麻官,呃·······她這個大概是十品?

婦女隊長到底是個啥官呢?

林穀雨覺得,婦女隊長就是要做婦女群眾中的小陀螺,哪裡需要哪裡去!這家的丈夫打媳婦兒啦,那家的婆媳鬨矛盾啦,隻要是女同誌需要幫助,都可以找她!

林穀雨自認,這個工作和她性格太不合!她看上去挺柔軟,但其實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喜歡做、適合做居委會大媽的工作,讓她選,她更願意去乾會計的活。

要說做婦女主任也有好處,那就是半脫產,經常要去鎮上開會,而且工分高,大隊乾部會有工分補貼!

林穀雨回去跟柳東睿抱怨,柳東睿就說:“你就當去聽現場版的八卦了唄,基本就是婆媳矛盾,解決不完的。”

嘿,還真是。

每個生產隊,也要選出一名生產隊長、一名會計、一名保管員和一名記分員。

生產隊長,顧名思義,主抓農業生產,首先需要對農業生產相當了解,打鐵還需自身硬,最好是村裡種田好手、生產模範來擔

當,這些人自我約束能力強,能夠起到比較好的模範帶頭作用;

另外一點就是就是,需要在村裡有一定的號召力,能夠把村民們組織起來生產勞動。

像那些村裡的二流子、懶蛋之類的,肯定是不行的!

一隊的生產隊長大家推選的正是把柳東睿和林穀雨救上來的柳文明。

柳文明這個人,有一副熱心腸,村子裡的人家有個啥難事,願意伸把手幫一下,種地更不用說了,乾活細致的很,每年地裡的莊稼都長的很好。

二隊和三隊的生產隊長,林穀雨不太認識。

這幾個人選舉的時候還挺順暢,主要是選大隊會計的時候出了點風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