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三歲上就已經過上了錦衣玉食的好日子,每日隻需要練武射箭。
隻有他的騎射是英國公親手教導的,其餘兄弟都是請護院侍衛教的。
因此他可以說繼承了英國公的一切。
自從尚了公主後,寧遠侯享受到的富貴更是超乎想象。
顏色稍微差一點的婢女都不配近他的身。
從他懂事起就沒被農村老太婆碰過,寧遠侯強忍厭惡。
多年的曆練,他真正的心思掩藏很深,並不會外漏,顧家上下無人能看透寧遠侯。
“老頭子,咱們同熙兒感情深,可也不能把親兒當作仇人看待。”
顧老太太顯然比剛認親時有所改變,固然放不下顧熙,老大媳婦的話入了她的耳,“兩個都是我兒子,看他們好好的,我就知足了,他們都是好兒子,隻是難免因為意外而心生齟齬,咱們做父母該在一旁開解,若是同一個老死不相往來,那豈不是讓他們的誤會更深?”
“是啊,還是您明白的。”
顧嘉瑤輕聲說道:“土豆種子雖是我娘的船隊帶回來的,把一文不值的垃圾變成至寶的人是我爹,可我爹也是因為長在農家,曾經聽您說過農事才能耕種出土豆秧苗。”
顧老爺子麵皮臊得慌,對寧遠侯說道:“倘若你還認我為生父,就去同睿王殿下,同陛下去說,功勞都是熙兒的,同我沒有半分的關係,我不敢領陛下的恩賞。”
“爹——”
顧老大反對道:“您就算不識種子,顧熙用了咱家的田地,咱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顧熙他——他已經是英國公的兒子,自有他的好處,不愁榮華富貴,我們兄弟除了有點力氣外,不識字也不會讀書,更沒寧遠侯的騎射功夫,咱們去京城也該有個身份才能站住腳跟。”
顧老爺子麵色更是難看,他的真實心意都隱藏在他吐出的煙圈濃霧之中。
“京城居住大不易,達官顯貴極多,對您孫兒們進學有著莫大的好處,聽說京城的先生教導學生讀書都很厲害,即便是庸才都能科舉高中。”
顧老大拉著自己兒子同幾個懂事的侄子給顧老爺子跪下了:
“以前爹隻供二弟讀書,兒子們不敢抱怨,兒子們也的確不是讀書種子,可是現在有了好機會,兒子不願意他們如同兒子一般沒有讀書的機會,或是在地裡刨食,或是隻能做個讓人看不起的商賈,咱家祖上也出鍋讀書人的,顧熙已證明不是咱家人,咱也不能再耽擱他,隻能指望您孫子給您爭氣,改換門庭了。”
顧老大說著說著眼淚滾滾,“爹,顧熙未必需要全功,可您孫子需要一個出身呀,以後他們爭氣,還能忘了熙弟不成?他們也會孝順回報他的。”
“何況熙弟如今隻有一個女兒,將來等瑤丫頭出嫁,還需要他們幫襯,在婆家受了委屈,也有娘家兄弟幫忙出頭。”
顧老爺子沉默,顧老太太一手抹著眼淚,一手輕輕拽著丈夫的衣袖,“老頭子,老大說得很有道理,你就聽一聽吧,況且瑤丫頭都說這份功勞有我們的一小半兒。”
顧嘉瑤趕忙說道:“以前我爹癡迷於字畫,不通庶務,有心孝順你們卻不知該怎麼做,如今我爹證明出身,不忘撫養之恩,此次睿王殿下奏折中寫了您的名字,也是我爹的回報你們的養育之人。”
寧遠侯眉頭緊鎖,問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顧熙他以後就不管了嗎?”
“每年年節,我爹都會提著禮物登門。”顧嘉瑤笑容燦爛,“他們有侯爺孝順關照定能安享富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