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嘉瑤重新確定自己的心意之後,繼續忙碌起來。
英國公世子嫡長女賜婚睿王殿下的消息震動整個京城。
各種流言蜚語喧囂塵上,不少百姓議論紛紛。
可不管勳貴重臣如何震驚,京城百姓如何議論,每日去英國公府賀喜的人極多。
許久不曾同英國公聯係的舊部同僚都提著重禮登門恭賀。
英國公並沒給這些趨炎附勢的人甩臉色,隻要你來賀喜,那就好酒好菜款待。
彰顯英國公大度磊落,倒是顯得以前非議英國公的人有些小人。
文臣之中也不乏來恭賀的。
他們因為顧熙,同這門婚事,重新衡量英國公的地位。
針對彈劾英國公的奏折幾乎絕跡。
畢竟顧熙已憑著本事在工部站穩腳跟,並且工部尚書對顧熙既客氣,又頗為器重。
除非英國公鑄下大錯,否則憑著小打小鬨的手段對付不了英國公。
“英國公運氣真好!”
這是官場如今暗暗流行的一句話。
在大廈將傾之時,換回了才滿天下,又英俊無匹的親生兒子。
一句扭轉不利局麵。
市井百姓不知上層的事,他們隻見到未來睿王妃坐著馬車穿梭於各家商鋪。
今日買幾套首飾,明日買幾匹錦緞,後日找最好的裁縫做衣裙。
正逢豐收慶典,京城勳貴重臣小姐都在精心準備,珠寶首飾等物比往日供不應求。
手藝最好的裁縫更是各府都搶著要的。
顧嘉瑤回京晚,做準備也最晚,她看過顧枝兒等人打算去宴會的穿戴之後,不由得一陣惡寒。
沒見過這麼糟蹋自身優勢的裝扮。
於是,顧嘉瑤開啟買買買的模式。
憑著未來睿王妃的身份,還真沒幾個閨秀能搶過顧嘉瑤。
有身份不用,當她傻嗎?
不久慕容澤就聽到不少傳言。
顧嘉瑤持寵而驕,飛揚跋扈。
顧嘉瑤同首輔的孫女因為一件頭釵爭執。
最後首輔孫女大度忍痛割愛,尤其是強調看在睿王的麵子上。
顧嘉瑤卷了懷玉郡主的麵子,拒絕把一件狐狸領披風讓給懷玉郡主。
生生氣得懷玉郡主回去病了一場,不是懷玉郡主善良拽住去英國公府教訓顧嘉瑤的福寧公主,顧嘉瑤少不了被福寧公主教訓。
流傳最廣的一則是顧嘉瑤搶走長公主看上的年輕書生!
並且讓人責打為長公主辦事的趙小姐,當中嘲諷趙小姐比妓院的老鴇還下賤卑劣。
此事,引起長公主不滿。
慕容澤聽著屬下的回報,他不曾停下批閱公文。
甚至聽到長公主同顧嘉瑤為個書生起衝突時,慕容澤眉稍都不帶動一下的。
隨從默默站立。
直到慕容澤放下毛筆,拿起雪白的帕子認真細致擦拭手指。
“那個書生是哪家的?”
“一個剛中秀才的酸儒。”
隨從低聲回道,“京郊縣城農戶,同英國公沒任何關係,顧小姐出銀子自助他繼續科舉,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