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買筐(1 / 2)

雖然自己前世初中成績差,但是剛接觸英語時,對各個字母的發音和單詞的拚讀還是很感興趣的,覺得它跟小學拚音很像,隻要記住那些字母該怎麼發音,看著單詞還是能拚讀出來的。

時間在努力學習中總是過得很快,周想感覺自己才睡著,就聽到了空間外麵的聲音,是周母起床做飯了。

周想趕緊穿好棉衣棉褲出了空間,溫差令她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冷顫,周母見此,問道:“是不是冷?你還是住到正屋的外間吧,用布簾子遮擋一半。”

“再說吧,等明年二姐回來,看她怎麼決定。”

周母也不再勸,小閨女現在的思想是大人了,有她自己的考慮。

匆匆吃完早飯,周想就去集市上了,鎮上的唯一一條主街是南北向,最南邊與省道連接,從南往北一部分是私人的房子,很多人賣早點,小刀麵,餛飩,油條豆漿豆腐腦。

往北就是公家的單位了,食品站一排門市,賣豬肉的,賣鹵肉的,因為私人允許殺豬了,食品站的門市生意不咋地。

周父是早起幫著燒水殺豬的,屬於後勤,所以賣豬肉與他無關,他忙完早上,就無所事事一天。

繼續往北就是周母的單位,供銷社的門市幾乎占了這條主街的一半,這時候供銷社的生意還是不錯的,很多生活用品都還隻有供銷社裡有賣的。

而且私人想做這行的話,沒有本錢沒有進貨渠道,很難做起來的,本錢太大,回錢有點慢,很多人怕虧本,不像殺豬,三四個人合夥,每人賣一部分,半天錢就回來了,賣不完還可以自家吃。

周想出了食品站家屬院大門,就往最北走,過了供銷社門市,北邊就是魚市和農村人來擺攤子的地方,五花八門什麼都有賣。

周想找了很久,才在一個角落裡找到賣柳條筐的,不是整天需要采買的東西,賣的人是很少的,有時候接著幾個集都沒人來賣。

“大爺,這大筐多少錢一個?”

賣筐的老頭有六十來歲了,雖然覺得小丫頭叫自己大爺不合適,但是也沒說彆的,又不是真正的親戚需要講究輩分,“四毛錢一個。”

周想覺得有點貴,自家媽媽忙一天才九毛錢工資,這個編兩個筐就夠了。

“貴了,便宜點,你這裡十幾個大大小小的筐我都要了。”

老大爺一聽都要,自己不用在這吹冷風了,便宜賣就便宜賣吧,“大筐三毛,小筐兩毛,我可是每個筐都降了一毛錢了,小丫頭你彆再講價了,要不是冷,我才不會降價賣的,這一天也就編一隻筐出來。”

周想點頭,大筐六個,小筐六個,正好三塊錢,“你給我挑到食品站院子裡,我給你錢。”

老大爺乾脆的很,站起身來,把筐都摞起來捆好,拿起扁擔挑起,跟著周想一路到了食品站院子裡,周想指著一個偏僻的角落叫他放下筐,把三塊錢給了他,老大爺解下繩子,拿著錢和扁擔走了。

周想瞧著周圍沒人,迅速把筐都收進空間裡,想繼續逛街,可是沒錢了,怎麼辦?還有去縣城的路費,也要想辦法。

周想踢著路邊的石子,想著沒錢太憋屈,用力把腳下石子踢出去。

“哎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