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然擔心他的本錢不夠,提議道:“我們找謝站長寫個協議,然後付你一部分定金。”
管博一聽找謝林,隻是頓了一下,還是跟著去了。
淩然知道兩人有些八字不合的感覺,他並不挑明,帶著管博找到謝林,說明情況後,就離開了。
出門就遇到一個工人來找他,說是有人來勘測地形。
淩然跟著工人來到河邊,一個拎著工具箱的人正在跟工人說話。
他走上前,“你好!我是淩然,河道工程由我負責的,你是來測量吊橋的是嗎?”
那人轉身,“你好!我是向前,是來測量吊橋的,吊橋打算安在哪個位置?”
淩然伸手做出請的姿勢,“這邊請!”
向前拎著工具箱,跟在淩然身後,淩然邊走邊指著吊橋的位置。
向前看了看,搖頭,“你這兩頭空間太狹窄了。”
“拆,兩邊正要拆呢!你來了,正好給指示一下,兩頭我們該建多高的堤壩,吊橋下麵要過劃船的,所以,我們的吊橋周邊必須加裝安全網。”
向前一聽這話,便點頭,“好!勘測後,我會告訴你該怎麼建造河堤壩。”
“那,我乾脆把包工頭也叫上,他是專業人士。”
“更好。”
淩然隨便喊了一個工人,叫他喊馬褂去找他。
馬褂匆匆趕來,淩然立刻把他推給那人,“你對他說,他是工程承包人。”
勘測完加工房,打算繞圈去後倉庫那邊,向前指著岔道口的小石墩,“這不是能過去嗎?”
馬褂指著腳前,“這缺口兩米多,那石墩才30公分,站不穩會掉下去的。”
這石墩是早先供銷社建的,在食品站這段留下兩米多的缺口,若是漲水,石墩就看不到,隻有在水位比較低的時候,才會露出石墩。
建造目的是從後倉庫,走過石墩,進入食品站,穿過謝林家院子,回供銷社的家屬院。
食品站肯定不同意,謝林更不同意,他家院子成什麼了?
供銷社留了兩米多的缺口,讓食品站無話可說,謝林家院子不給走,他們爬牆頭,有一陣子,小樹林南邊的牆頭被爬的隻有半人高。
信嗎?不信?嗬嗬,那時的牆頭是土坯磚頭,當然越爬越矮了,雨水再給助攻一下,牆頭都不是用爬的,是用跨的了。
食品站一生氣,把牆頭全部換紅磚的,牆頭高兩米五。供銷社職工抄近道的計劃破滅,石墩成了雞肋。
這隻是一件小事,但,可以直觀食品站與供銷社的矛盾由來。
有些扯遠了,回正題。
向前非常肯定他能跳準,馬褂就先跳過去,對麵有個人做參照物,會更準一些。
淩然接過他的工具箱,“我拿著,你自己跳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