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章 支招(1 / 2)

轉眼就到了五一,圩鎮最忙的時候,周宅來了一位令周想意外的客人,“宋遂?”

眼前男人已經步入中年,身上氣質日漸冷峻,早已不複當年的青澀。

“周姑娘,”宋遂露出微笑,眼角冷硬消失,“我來求助周姑娘來了。”

“嗯?”周想驚訝,宋遂所帶的建築公司,和他父親的房產公司,是淮縣的兩大錢袋子,還有需要她幫忙的地方?

“是這樣的,”見周想疑惑,宋遂解釋道:“我被調去了旅遊局,周姑娘的溪山養生園,已經被縣旅遊局申報為淮縣旅遊文化新標杆,市旅遊局已經批下,同時還鼓勵淮縣多發展旅遊業,淮縣屬於水鄉,曾經在民國時期是客貨運輸的重要樞紐。”

宋遂這話一出,周想便猜到其中原因了,笑問:“你父親有沒有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

“沒有,”宋遂搖頭,“他還非常高興說淮縣旅遊業要在我手中發展起來了,最近一個月,我的頭都快禿了。”

既然為了溪山,縣裡和宋經理做了這麼大的改變,她便幫幫淮縣和宋經理吧!

“提起淮縣,必定第一想到淮河,老年人總會感慨的在他們那個年代,有個非常擁擠熱鬨的輪船碼頭,中年人的記憶裡是小時候去靠近輪船碼頭的街道,買冰棍和糖塊米花團的甜蜜,青年人最多是在爺爺奶奶的嘮叨中經常聽到輪船碼頭四個字,其餘一概不進耳,小朋友們就更彆提了。”

簡述了老中青少四代人對淮河印象,周想眼神仿佛看到了自己蹣跚會走時,被挑水的堂姐們帶去淮河邊,看到貨倉與碼頭之間,那零星的幾個來回扛包挑擔的苦力,

“宋遂,你若想利用淮河,那就隻有恢複當年輪船碼頭的熱鬨情景,碼頭、貨倉和輪船,這三樣也不需要完全返古,畢竟那時候條件太差,憶苦思甜是老年人的最愛,可中青少才是消費主力,

就按照電影電視裡那種大型輪船碼頭建造,最好比夏季的漲水位高出一些,或者,你弄個可升降的碼頭,根據水位來升降,

碼頭到河堤的那條斜坡路,兩邊設立攤位,先利誘後收費,

至於輪船,自然是做成精美的客船,收費遊淮河,

河西岸也可根據遊淮河的計劃,改動那邊的風景,哪怕隻是栽種一些觀賞性的柳樹,也比種不出多少水稻的沼澤地美麗。”

宋遂低頭在筆記本上記錄著周想給的建議,見她不說了,抬起頭催促,“還有呢?”

“你自己不會動腦子嗎?既然大家都知道碼頭是民國時期最熱鬨的,你不會像電視上演的那樣,弄些民國服飾的男女模特走秀啊?”

“對對對,”宋遂連連點頭,手下不停,嘴上也不停,“還有呢?”

“沒了,”周想沒好氣的道:“我剛說了讓你自己動腦,淮縣的旅遊唯有水才有操作空間,所以碼頭就是淮縣的獨特風景線。”

說到水,周想的腦海裡突然蹦出一件事情來,“宋遂,淮縣與珠城的邊界的小鎮三鋪,是不是有一座桃花山?據說上麵有個小小的桃花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