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看他聽的起勁,解讀的聲音回大些。
就是不知道這孩童懂了多少。
“先生,俺……”顧宸赫看先生揭穿了自己往日的行為,小小的心有些彆扭。
想了一會兒,隨即挺了挺胸膛,自豪的說“俺學到不少呐。”
“喔”
“且說來讓我聽聽。”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
劉先生看著堂下的小兒搖頭晃腦的順嘴背出,心裡大喜。
《三字經》有一千一百四十五個字。
《弟子規》三百六十句,一句三個字,總共一千零八十個字。
這學堂分了甲乙兩個班,進學先教授《三字經》再學習《弟子規》。
如今甲班學到《弟子規》,乙班學到《三字經》。
“你可知曉其中含義?”劉先生身子往前傾斜,急忙問道。
顧宸赫偏著頭,眼中帶著疑惑。
劉先生心下有些失望,又覺得自己期望太高。
半年在窗外偷聽,能學到彆人一年都學不完的知識。
此童毅然有些聰明。
“此子不錯。”
“我收下了。”
顧二山一聽先生應了下來。連忙送上自己準備的六禮束脩,並附上二兩銀子。
劉先生看了看六禮點點頭,心裡暗道,雖說是個莊戶人家,禮數還全周全。
劉先生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筆,在顧宸赫眉心處點上一個紅痣。
因為“痣”與“智”諧音,寓意著孩子從此開啟智慧,目明心亮,日後的學習能一點就通。故而這是拜師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你今日才拜師,且先回家去,明日按時來上課。”劉先生擺了擺手,行雲流水間帶著些許的優雅。
待顧二山帶著兒子走出門,劉先生激動的對妻子說“吾此生之誌不得顯,此子可。”
“那你剛才怎麼裝的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阮氏翻了一個白眼,自家相公考了一生,才僅僅是個童生,平日裡還愛端著讀書人架子。
“夫人,中午就得把為夫的好酒拿出來。”這一次他得了一個好學生,且前途不限於秀才之下,心裡正得意著,哪裡管的著阮氏的擠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