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物證,韓京隻得重新詳細盤問趙宣宜這個人證。
另一邊,眾太監已讓第一批參選的秀女按著名冊在空地上排好了隊,因為場地有限,隻能四十人四十人地來,五人一行,八人一列。
有句話叫‘茶隻要是熱的,不會太難喝,女人隻要還年輕,總不會太難看’。
長安深以為然,看看眼前這些花枝招展秀色可餐的女孩子們,彆說男人喜歡,她看著也喜歡,瞧瞧這一個個嫩玉般的皮膚,這一雙雙水靈靈的眼睛。這死氣沉沉的宮殿和園子都因為她們的到來而變得前所未有的鮮明活潑了。雖然比照陳屍一旁的鄭新眉,這樣的鮮明活潑未免透著些血腥殘酷的冷漠,但同情心這種東西,本來就不是人的生存必備,在宮裡,就更不需要了。
封建社會可真是為封建帝王量身定製的天堂啊,這麼多正當韶齡的少女,他想選多少就選多少,想睡哪個就睡哪個,最關鍵的是,這樣的活動他每三年都可以舉行一次,一直到他死為止。
然而享受著這種福利的男人卻在跟她談真愛,還是一輩子的。
幸好幸好,她腦子沒壞。
長安收斂思緒振作精神,從第一行第一個開始挨個挑選,捧著花名冊的太監在一旁給她報每個人的姓名、年齡及家世背景。
昨夜慕容泓給她的名單上一共就七個人,她知道這七個人定是他權衡利弊之後精挑細選出來的最能發揮作用的七個人。但是,七仙女雖好,太少,怎麼也得來個十二釵。宮裡宮外多少雙眼睛盯著這次選妃,其中更是不乏人精,不說旁的,不製造點煙霧-彈出來,慕容泓的意圖豈不赤-裸裸地暴露人前?
他選那麼少,是在意她的看法。正好,這次她得讓他明白,不管他選多少,對她來說都是一樣的。
為免犯狗熊掰棒子的錯誤,長安一上來就把自己覺得尚可的女子挑出來站到一旁,慕容泓點名的那幾位自然也混在其中。順順利利地挑過了一百多位,輪到尹蕙和裴瀅她們了。
在排隊之前尹蕙就悄悄把頭上那枚華勝給摘了下來,裴瀅瞧見了,好生不解,低聲問:“尹姐姐,你怎麼又把那枚華勝摘了?陶小姐不是說你戴著沒事嗎?而且我看那周小姐已經先一步把她頭上的華勝摘下來了。”
尹蕙搖搖頭,沒作解釋。她心中所想,裴瀅如何能明白?陛下是那樣美好的一個男子,她戴著她二哥如此得來的華勝參加遴選,是對他的一種褻瀆。更何況,周信芳在那位安公公挑出來的隊伍裡頭,以她的品貌家世,八成能當選,而她自己貌不出眾,父親官職也不高,必然落選。一枚華勝不能讓她入宮,卻能讓她得罪未來的後宮娘娘,得不償失。
“太倉令尹昆之女尹蕙,年十七。”胡思亂想間,長安已走到她麵前。
確實如尹蕙自己所想的那般,她的容貌和家世並未能引起長安的注意,長安甚至停都沒停就從她麵前走過去了。
儘管早有準備,但這一瞬間尹蕙還是覺得心中空落落的,有股強烈的想要落淚的衝動。她咬緊了牙關反複告誡自己,她今天見到了陛下,而且是那樣近的距離,她夙願已成,該知足了。
孰料長安走過去兩步,卻又倒退回來。原因無他,這尹蕙雖然貌不出眾,但她像一個人——彤雲。不是容貌相像,而是氣質類似。
尹蕙雖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美貌,但她皮膚白皙眉目溫潤,看著彆有一股溫婉大方的氣質,就如當初彤雲給人的感覺一樣。
彤雲,第一個對長安以命相救的人,平日裡雖然從不會無故想起,但也不代表長安就會忘記。一開始她對慕容泓忠誠,雖然有部分是她自己逼不得已的原因,但還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彤雲。她雖然不明白她為什麼有那個決心以身赴死也要救她,但她知道她愛慕慕容泓,她放心不下慕容泓。
當一個人欠著另一個人天大的恩情,卻沒有機會報答時,她很容易將這份虧欠轉化為好感並投注到與恩人形似或神似的人身上。現在的長安,就處於這樣一種愛屋及烏的情緒中。
“你,也過去。”沉浸在對彤雲的追憶裡,長安幾乎是下意識地對尹蕙說出了這句話。
尹蕙怔了怔,以為自己聽錯了,她有些懵懵地抬起頭來,看著長安問:“公公是說我嗎?”
長安猛的回過神來,忽然意識到就慕容泓那性格以及眼下的局勢,這首批入宮的女子要有好結局怕是很難。然而她一抬頭,看到尹蕙的眼睛時,卻又微微愣住了。
那雙眼眼眶泛著脆弱的紅,眼神透著股不敢置信的茫然,但黑眼仁兒裡迸射出來的那股光彩,卻明豔得幾乎要將長安的眼睛灼傷。
一個女子眼中迸射出這種光彩意味著什麼,旁人不明白,長安還能不明白麼?她在嘉容那裡早已司空見慣了。
是她犯傻了,她怎能將自己的思想代入這些女子呢?對於她們而言,能入宮為妃,那可是一步登天光宗耀祖的事。
於是她點了點頭,以肯定的語氣道:“對,就是你,尹蕙。”
作者有話要說:親們,烏梅有事,下午和晚上不在家,幸好趕出來一章,就現在更了。今天大家終於不用熬夜等了,^_^
看到親們在文下的鼓勵和支持了,謝謝大家,(づ ̄3 ̄)づ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