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喬安安三日回門的日子,季家準備了酒肉魚,點心和糖果。
剛走出婆家的門,就看見江秀和山子在家門口往這邊張望。
大概,嫁女兒的心情都是這樣的吧?
回娘家要走出嫁的路,就是說明明幾步路就到了,還非得繞村子一大圈。
江姥姥和江姥爺都沒走,二老在挺好的,江秀有事忙,就顧不得嫁女兒難受了。
“媽,這是我爹媽的一點心意。”
季誠一點也不馬虎,除了爹媽準備的,他還去鎮上買了一條羊腿,足足有七斤重。
“親家也太客氣啦,家裡啥都有。”
新女婿第一次上門,是很隆重的,江秀擺了一桌酒席,請了二老爺爺長輩作陪。
喬張氏和她兒子,還不夠格。
喬安安走進灶屋,拿出了結婚證讓江秀看。
江秀使勁擦了擦手才接過來,“我咋覺得喬安安比林安安好聽多了。”
“我也這麼覺得。”
母女倆雖然都是笑著的,可內心有多少心酸啊,隻有她們自己知道。
“季誠對你還好吧?”
“對我很好,您不用擔心啦。”
“那你婆婆呢?”
“她也挺好,不挑事,不擺婆婆的架子,也不管閒事,稱得上三好婆婆了。”
“婆婆嘮叨兩句,你就聽著,眼裡有活,人勤快點,少支使女婿,等你隨軍了,自己做主了,再由著性子來。”
江秀講的都是婆媳相處之道,喬安安隻管聽著,這可都是課本上學不到的學問。
炒了六個熱盤,季誠端出去,酒席開始了。
季誠不喝酒,但溫酒倒水的活全是他的。
都是年紀大的老人,不拚酒不灌酒,都是隨意。
“季誠,結婚以後是不是帶安安走啊?”
二老爺爺抿著花白的胡須,問道。
“是帶安安走,我部隊裡分了房子,夠住。離城裡也不遠,挺方便的。”
“你帶安安走了,家裡可就剩你媽和山子了。”
季誠不懂二老爺爺是什麼意思,難道讓帶他們一起走?
喬安安插話了,“二老爺爺,我在河市開了一間鋪子,準備讓我媽和弟弟都一起過去。”
這件事喬安安還沒跟江秀商議,江秀還不知道。
“安安,我不去,家裡還有三畝多地,明兒春我和山子就回來。”
一張桌子上坐著的沒有外人,喬安安直接說道:“村子裡有喬樹村和她媽,我不放心我媽和我弟。”
“沒什麼不放心的,他難道不要命?”
母子倆早沒有以前的心氣了,這次回來喬張氏叫喚的都不起勁了。
江姥爺也想讓女兒走,孤兒寡母的容易招人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