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聲音好像能傳染,一聲響罷,另一聲又起。
秦瑤回頭看去,老伯和兩個青年男人,臉都尬紅了。
秦瑤抬頭望天,已是正中午。
“沒吃早飯啊?”她問。
三人齊點頭,老伯解釋:“初來乍到,學政司那邊沒登記好,心裡便一刻不敢放鬆,隻想著先將考生認證辦妥再尋一住處自備飯食,沒想到京城裡這般大,走了一上午還沒能走出這條街。”
“老伯還備了飯食?”秦瑤有點好奇。
她沒見過古代赴京趕考的考生,還以為大家都是準備充分才來。
適才見了這三人,才想起來,這裡既無導航,也無網友各種攻略可共享。
有學問者人人為私的時代,若不是師徒門生,普通人單是離家來京,便已是極不易。
再成功走到京城的,更是經濟、體力、智力中的佼佼者。
果然,老伯反手指了指自己背上行囊說:“在下備了些家中帶來的五穀,初來乍到,容易水土不服,但有家鄉五穀就不怕了。”
“而且自己做飯食,也能節省許多銀錢。”
老伯大大方方的,秦瑤聽著隻覺得十分有趣。
另外二人顯然比較好麵,不說舍不得吃這路邊攤子十幾文一碗的麵湯,隻說忙忘了。
“不急不急,先將事情辦妥再說。”二人樂嗬嗬說。
隻是肚子還是不爭氣,發出咕嚕嚕的叫聲。
秦瑤聳聳肩,便將手裡拿著逛街吃的小點心遞給老伯。
反正那兩人也不急。
老伯忙推遲,“這怎好意思。”
秦瑤:“沒事,嘗嘗味道,應該挺不錯。”
眼看她放下食袋便往前大步走去,老伯莞爾一笑,道了聲謝,趕緊跟上。
小點心氣味兒饞人,老伯腹中饑餓更是好胃口,拿起便吃。
裡麵的點心也卻如秦瑤所說,味道挺不錯的。
光聞味兒的另外兩人,隱約有點後悔死要麵子。
老伯吃了兩三塊兒,腹中饑餓感壓下去後,便將剩下的包起來放入行囊,留著下頓再吃。
有秦瑤帶路,三人終於來到學政司府衙門前。
這邊已經排了兩條長隊,全是前來赴考的讀書人。
這還是第一批到的呢,就有四五百人了。
接下來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直到二中旬,答題空白卷糊名結束。
秦瑤估算了下,明年那場春闈,考生估計有三四千人!
這應該是盛國成立之後,春闈考生最多的一屆了。
競爭相當激烈啊。秦瑤暗歎。
把老伯三人送到地方,秦瑤就走了。
去往京兆府衙的途中,看到了國師府的馬車朝學政司那邊駛去。
車駕從秦瑤身旁駛過,趕車的孫江小聲往車內提醒了一句。
車簾打開,司空見卻隻看到秦瑤白色的背影。
這次春闈,由禮部尚書與國師共同協理,聖後擔任主考官。
當時這消息傳出來時,京都百姓們飽飽的吃了一口大瓜。
但和上次祭地母不同,這次居然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
有人說,聖後夜訪齊家,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動了老相爺,得到了大部分新興世家的支持。
所以這次才沒有人跳出來大聲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