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和四娘呢?”秦瑤又問,順手將牛繩子拴在了一旁的樹乾上,免得傷著人。
大郎解釋,“都在寫大字,下午要交給夫子看,我和二郎都沒叫他們。”
學堂兩道門,兩邊學生進出都不走一個門,每天放學大郎和二郎都要繞到這邊的門來等龍鳳胎。
畢竟是詔令下來的第一年,能讀書就已經很好了,丁家擔心外人影響自己族內的孩子,也可以理解。
二郎領著一群少年走了過來,秦瑤也不廢話,衝他們笑笑,掏出了訂單,一個個把神力書箱交給他們,讓他們檢查一下有沒有瑕疵。
少年們期待了許久,終於得到自己訂購的神力書箱,十分激動,拿到自己的立馬在大郎和二郎的指導下試用起來。
劉木匠把木輪和抽拉提手打磨得十分光滑,抽拉和滾動都很順滑。
如果是很平整的道路,平著就能推動。
就算有些坑窪處,拖起來也是沒問題的。
不過有一學生說:“要是還能跟原來的書箱一樣背在肩上就好了。”
秦瑤聞言心頭一動,對啊,差點忘了對年齡大的學生們來說,肩帶是剛需。
神力書箱再加上可以自由裝卸的肩帶,那豈不是無敵?
不過現在這一批交貨的是來不及再增加肩帶了,秦瑤大腦飛速轉動,給那名學生出了個主意。
“這位同學,你這個想法很不錯,這樣,回家讓家裡人幫你做一個網繩出來,很容易就能套在木箱上,然後係上合適的肩帶,隨時可以拆卸,若是遇上下雨泥濘時,可以背在身上。”
說著,秦瑤又從其他學生手上把書箱拿過來,指著書箱頂部那個圓形的深洞,
“你們看這個地方,這就是用來插傘柄的,下雨把傘插在上麵,人和書箱都淋不著。”
畢竟是由原始書箱改裝而來,所以劉木匠在設計之初就保留了這個傘柄位置。
學生們一聽,能插傘柄不說,還能自己設計肩帶把書箱背起來,有種得到了自己專屬物的驚喜感。
再次確認書箱沒問題之後,一一上前結算尾款。
五百多文錢,足夠劉家村一戶五口之家買上二十五斤豬肉的錢,學生們給出來半點不見心疼,爽快得就像是在花十文錢買玩具一樣。
而且拿銅板的極少,都是給的整六錢銀角子,幸好秦瑤有先見之明帶足找零的銅板,要不然一下子真找不開。
十五隻神力書箱交出去,到賬八兩三錢零七十文。
午休時間很短,書箱領完,學生們便都拉著自己的神力書箱,歡喜回去了。
秦瑤囑咐大郎二郎下午等自己來接他們,她還要到鎮上去擺個攤。
兄弟兩驚喜不已,忙不迭應下。
秦瑤目送二人進了學堂,這才趕著牛車和剩下的五隻書箱往鎮上街道行去。
路過丁湘家,想了想,來到後門,敲響了門上銅環。
府中護衛章八開了門,驚訝的睜大眼,“秦娘子您來啦!”
隨即趕忙把後門完全打開,都不用去通報,直接請秦瑤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