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北風來,氣溫又往下降了一截。
清晨殷樂起來劈柴,發現柴垛上覆上一層厚厚白霜。
抬頭看天,雲層壓得很低,天灰蒙蒙的,也不知道是要下雨還是要下雪了。
已經步入十一月,按照往年來看,下雪的概率更大。
殷樂縮了縮脖子,尋常百姓家最怕下雪了,如果沒有充足的炭火和厚實的衣物被褥,以及過冬食物,冬天對百姓們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她慶幸自己今年可以在溫暖的屋子裡穿著厚實的衣物渡過冬天。
想到這,殷樂對師父的感激又多幾分,劈柴劈得更賣力,恨不得把阿旺從山上打來的這些柴火一天給它劈完。
早膳剛吃過,秦瑤就接到宋瑜統計出來的年禮禮單。
往年沒有這個環節,頂多就是往丁家和府城賀家齊姑母那備上一份。
但今年劉季成了舉人,家裡也多了好幾家要走動的人情。
算上采購和路上往返時間,十一月就得把年禮單子準備出來。
有些路程遠的,怕途中遇到大雪行路艱難,十一月月初就已經出發了。
宋瑜送來的禮單有兩份。
一份是與文具廠相關的生意夥伴。
由廠裡撥款,集中采購,送的是一些滋補藥材和當地特產。
給福隆商行那邊,多送一隻新款仕女匣。
一份是秦瑤單獨叮囑,要送給齊家、公良繚、丁家,還有剛和劉季拜了把子的錢、沈、鄧三家。
給齊家和公良繚那邊,在去年的布匹、酒肉、茶葉基礎上,又新加了兩套價值二十兩的筆墨,共需銀七十五兩。
錢、沈、鄧三家,每家一頭豬、上等品質茶葉兩罐,棉布兩匹,酒兩壇。共需銀五十兩
還有丁家,孩子們的夫子得一人一份,就算隻是一些肉菜每人也要花去二兩。
丁湘一家遠在京城,秦瑤一開始猶豫過要不要送,但想到劉肥還在京城,日後專櫃店鋪開起來,自然少不了要聯係,這就少不了要準備一份年禮。
家鄉特產,對遠在外鄉的人們來說是一份專屬回憶,份量很重。
所以送到京城去的年禮,秦瑤花費了不少心思,把開陽縣內一切方便存放的吃食全部準備了一份。
銀錢花費不算多,七八兩就夠了,但為了保證食物新鮮,路費卻花了二十兩銀子,禮輕情意重。
丁家莊丁老太太那也要去一趟,年禮準備得就沒那麼用心了,拿齊六件禮就成,預算是十兩銀子。
秦瑤把劉季叫過來,問他哪天有空,親自帶家裡四個孩子一起過去一趟,把三郎四娘明年到丁家本部族學的事情敲定下來。
如今劉季有了舉人的身份,再去談孩子們入學的事,十拿九穩。
“老太太看我不爽,我就不去了。”秦瑤自嘲笑道。
劉季不知怎麼接話,隻能應是,暗戳戳瞅一眼秦瑤身前的禮單。
他的算術得了公良繚真傳,一眼看過,算盤自己就在腦子裡開始計算,很快就得出一個具體數字。
一百七十兩!
劉季倒吸一口涼氣,不敢相信的指著單子問:“娘子,這不會都是咱們家今年要送的年禮吧?”
秦瑤“嗯”了一聲,低頭計算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