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先去的是西廂大郎那房。因為唐大郎娶親那會家裡的屋子還不是很多,隻有一間堂屋和東西兩廂,東廂住著老兩口,西廂自然就給了唐大郎娶親用。”大郎啊,起了沒有啊,今天要到地裡鋤草了吧,剛把毛豆收完,該要準備著育油菜秧子了吧!大郎媳婦啊,起來和你二弟妹做飯了呢,爺們要出去乾活的啊”!”娘,已經起床了,就來了。”然後是屋裡悉悉索索的聲音,當然還夾雜著陸氏嘰裡咕嚕的抱怨聲,吳氏反正也習慣了,就當沒聽見。
二郎現在住的屋子是以前兄弟幾個還沒成親前住的屋子,原本是茅草頂的,後來二郎成親那會給換成了青瓦的屋頂。吳氏在二郎屋窗下敲了敲,說道“小二啊,小稻村王家今天娶媳婦,你是不是要去給他家做菜的啊。快起了,早點去總是沒錯的啊。”“娘,我知道了。”
這時候其他幾家大概是聽到了聲音,也都起了。各家陸續打開家門,開始了一天的生活,唐家院子裡也就熱鬨了起來。男人們都整理好了都出了門,老二去給人家喜事燒菜,六郎要去鎮上學堂了上課,大郎,三郎,四郎,五郎都跟著唐老頭下地鋤草去了。媳婦們則是照顧孩子,做家務。
這一天正好輪到大兒媳陸氏和二兒媳李氏給一家做飯。前一天是五郎媳婦和六郎媳婦做的飯,家裡的鹽在做了一頓晚飯後就完全沒了。昨晚顧氏就已經和吳氏報備了,不過那時天已經晚了,村裡也沒有貨棧,去鎮上也要半個時辰。所以吳氏就做主讓第二天輪到做飯的兩個兒媳去買,陸氏就不情願了:“憑什麼她們用完的還要我去買啊,誰用的誰買”。當時一家子人都在堂屋裡,剛吃完晚飯在一起嘮嗑,陸氏的這句抱怨大家都聽到了,大家隻當沒聽見。
可是做為才來唐家幾年,已經生了個女孩的顧氏,臉皮還是很薄的。雖然聽慣了陸氏的抱怨,可是還是一下子漲的臉都紅了,動了動身子正想走出來,卻發現有人拉了一下自己的衣袖,一看是二嫂李氏。李氏很清脆的應了聲好,然後轉過去跟大嫂陸氏說:“大嫂,明天做好早飯我去買,反正早飯也不用炒菜,用不到鹽。吃了早飯我立馬就動身,我腳程快保準在做晌午飯前回來。大嫂你就在家幫著做做家務好了”。雖然不明白李氏為什麼這麼勤快,不過既然事情也算解決了,吳氏也就沒說什麼了。
天也不早了,老唐頭發話就讓各家回屋了。
早上,李氏剛一出屋門就去找了吳氏拿錢買鹽。”娘,我來拿買鹽的錢。”吳氏也沒多嘮叨很爽快的給了李氏錢。李氏拿著錢眉開眼笑的走了,身上穿的分明是前幾日生辰時吳氏給她添的新衣裳。
雖然現在沒分家,各家賺的錢都要交給吳氏存著,開銷用公中的。可吳氏倒也不是那種小氣苛刻的婆婆。有哪個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過生辰了,隻要在合理的範圍內,都可以在吳氏那得到一樣自己想要的東西。李氏身上的新衣服就是這麼來的。
李氏拿了錢就到灶間和陸氏一起做早飯。陸氏看到李氏進來,看著她穿的新衣裳,嘴裡挑刺的話就出來了“喲,二弟妹啊,到灶間做飯還穿這麼好啊,小心沾到什麼汙漬洗不掉啊,那可就浪費了新衣服了。要再穿新的,可得等到明年這時候了。”話裡話外滿是對李氏的諷刺,還夾雜著那麼些對吳氏的抱怨在裡麵。李氏倒也沒計較,笑嗬嗬的說:“大嫂,沒事,我當心著呢,待會要去鎮上,省的再換了。這樣也可以早去早回啊”。接著也不再多話,把昨晚吃剩下的饅頭放在蒸格上,架在陸氏已經在煮玉米粥的鍋裡,再去醃菜缸裡挑了幾個醃黃瓜洗淨了切絲裝盤,再剝了兩個鹹鴨蛋拌上豆腐小蔥,一頓簡單的農家早飯就好了。
這時候各屋的孩子也都已經起床了,陸陸續續地到了堂屋,幾個小的孩子在那打打鬨鬨的,一副熱鬨的景象。各房的媳婦們都忙著給自己的孩子盛粥夾菜,唐青還小,顧氏怕她燙著,就抱在膝蓋上喂著。當然給幾個下地的男人的早飯已經預先留著了,二郎到辦喜事那家去吃,六郎學堂裡是提供早飯和午飯的,所以都不用給他們留飯。
很快的桌上的粥和菜都見了底,孩子們也都紛紛跑下桌去玩了。陸氏幫著吳氏一起收拾碗筷,而李氏就挎著和竹籃出門去了。其他幾個媳婦都去喂家禽牲畜去了,乾完了這些就都紛紛回屋做各屋的活計去了,本來幾個媳婦還是要去地裡幫著乾活的,不過因為前幾天收黃豆大家都挺累的,現在隻是鋤草,活也不多,幾個男人完全可以自己做,唐老頭也就發話讓媳婦們在家做做家務就行,地裡暫時不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