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宗的華夏文化功底一般,一時間不能領會裴旻這段話的含義,反複看了幾遍,讓人將自己的三兒子伏帝難叫到了王帳。
承宗這輩子最驕傲的兩件事,一件是成為了回紇可汗,建立了回紇汗國,其次就是生了三個出色的兒子。
大兒子護輸,非常的驍勇,雖然沒有什麼腦子,但是為人敦厚聽話,很護著自己的兩個弟弟,是衝鋒陷陣的好手。
二兒子骨力裴羅英武非常,極有英雄氣概,又不缺成熟穩重,是智勇雙全的好人物,也是承宗心底下一任可汗的不二人選。
三兒子伏帝難性子溫和,自幼酷愛華夏文化,對於經史書籍,各種典故如數家珍,在行政上彆有一手。現今回紇的大部分製度,皆是由伏帝難擬定的。
關鍵的是三個兒子特彆和睦,親如一家,承宗作為一個父親,倍感欣慰。
“父汗!”
伏帝難挑開幕簾,走進王帳,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
承宗擺手道:“都說了千百遍了,你我父子,無需這般多禮。這是裴旻送來的信,父汗估計不是什麼好話,你給父汗解釋一下。”
他將信給了伏帝難。
伏帝難看著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臉色驟變,萬分嚴峻的將信還給了自己的父親,說道:“華夏文人大多有一個通病,他們喜歡將文章話語寫的玄奧無比,晦澀難懂不說,也能引申多個不同的意思。裴旻這一句話,有個出處。在華夏漢末時期,曹操一統中原北地,氣吞河山,率兵南下。《三國誌》裴鬆之注引中有一段‘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這名為會獵,這其中氣吞天下之氣,一覽無遺!”
承宗聞言,雙手一抖,信都握不住了,飄落於地,臉色表情比伏帝難更加慘白:“這,這,就,就是說,裴旻會出兵?”
他自己都沒有察覺,自己的聲音已經變得顫抖。
原先草原雄主的霸氣,消散無蹤了。
伏帝難搖頭道:“還未到那個地步,裴旻這話有兩種解釋。其一就是字麵意思,由他來撮合父汗與阿布思的矛盾,其二、即是父汗擔憂之事。”
承宗艱難的吞了吞,說道:“那你以為,裴旻是什麼意思?”
伏帝難說道:“兩者都有,裴旻寫此信原因是父汗與阿布思的糾葛,隻是未有明說而已。也即是說,要是父汗依舊如此,他將會率大軍來烏德山了。至於為什麼寫的這般深奧,估計是將孩兒也算計在內了吧。也許,他就一直盯著我們,就如當年的薛延陀……”
承宗打了一個激靈。
薛延陀是唐王朝第一個扶持的草原霸主。
昔年太宗皇帝李世民滅突厥,扶持了最聽話的薛延陀。薛延陀乾的事情,就如今日的他一樣,替唐王朝管理草原,每年給大唐進貢牛羊馬等牲口。
後來薛延陀越來越強,開始不安於現狀,漸漸脫離唐王朝的管製。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