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能生,卻也不是豬,一生一窩,一年一生。
人口的增長,是需要時間的。
這實打實的差彆差距,完全讓一些黑子視而不見了。
唐朝用了百年時間才恢複到隋朝的人口水平,而且百年之後,唐王朝的戶口已達九百六十一萬九千二百五十四戶,這數字完全讓黑子們忽視了。
不過即便到了現在,唐王朝的人口還是略遜大業九年的,但已經相去不遠了,有四千多萬的百姓。
唐王朝毫無疑問是農耕民族,這四千多萬人口中有三千多萬是種田的百姓。
裴旻慎重的說道:“米糧貴,傷民;米糧賤,傷農。”
這是中國老祖宗在千年前就總結的一個經驗。
後世的學者也根據這條定律,研究出了穀賤傷農的經濟學現象:也就是說在豐收的年份,農民的收入卻反而減少了,就是因為糧價太低的緣故,糧食賣不出價格。
“民傷百姓離散,農傷家國不穩。這米糧的定價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我知道之前王鉷那混蛋,為了討好聖心,故意將糧價改為貞觀事情的三四錢,以比肩貞觀,實在是愚蠢之極。此價必需改,不能傷害三千百萬戶百姓的利益,亦不能傷及士工商。這點滴價格,必需調整妥當,而且越快越好!”
裴旻肅然的說著。
殿中的諸位有些詫異的看著裴旻。
在軍事上裴旻決絕果敢,他們都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裴旻此刻的戰功,在眾人眼中已經能夠與軍神李靖相提媲美了。
軍事是他的強項,卻不想在政務細節上,亦能提出這般建議。
要知道米糧價格的更變,雖是一錢一毫的數據,卻關係到整個天下。
士工商需要買米吃飯,而農則需要買米生活。
天下人都離不開這小小的數據……
隻是昔日王鉷為了討好李隆基,壓低了糧價。固然令萬千百姓受損,卻也便宜了士工商三個階級。
而今又要貿然的提升糧價,難免會令得士工商的利益受損,對於民生也是一種傷害。
故而小小的數額更改是一拖再拖,一直沒有結果。
裴旻毫不客氣的道:“有些事情能拖,有些事情拖不得。長痛不如短痛,這糧價早晚要改,改的越晚,傷害越大。”
李元紘帶著幾分苦笑道:“這點我等明白!隻是這數額如何定?是提升一錢、兩錢還是三錢。現在的問題就在於此,各有道理。傷民與傷農之間,想要找到一個絕對的平衡是不容易的。”
裴旻算是聽明白了,其實這就是缺乏拍板釘釘的魄力。
都知道有這個問題,但是這問題是雙刃劍,這個輕重的選擇,關係到天下四千萬百姓的意願。
李元紘與一眾官員拿不定這個主意,而有這個魄力的人現在正在病床上。
此事也就無法落實了。
“今日散會之後,我回去一趟尚書省,將吏、戶官員聚集起來,詳細的了解尋常工商百姓的緊急情況,根據他們的水平,定糧食的價格。至多不過兩日,我給你們答複,到時候就以我調查的情況為準,決不能拖延下去,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見裴旻將此事攬在身上,李元紘、宇文融等人駭然發現,裴旻的話雖不多,卻一人決定了此次會議最大的兩個難題,無形中主導了此次會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