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慫如狗 軍令狀(1 / 2)

盛唐劍聖 無言不信 3978 字 6個月前

東都收複,史思明為李光弼麾下的虎將荔非元禮生擒!

所有唐軍的將士莫不歡呼雀躍。

但是最應該高興的兩人,此刻卻露著幾分的怯意,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

依照裴旻的命令,東都收複之後,哥舒翰、李光弼二人親自押解安祿山、史思明以及一眾叛軍入京。

哥舒翰、李光弼看著囚車裡的安祿山、史思明,心底忐忑不安。

在大眾眼裡,此去長安是領功的,唯獨他們清楚,功勞絕不會少,但是穎橋的矛盾是繞不過去的坎。

兩人都在裴旻麾下任職,裴旻治軍之嚴,人所共知,賞罰分明也是有目共睹。

他絕對不會因為自己的功勞而放縱不當有的過錯,。

彆看哥舒翰、李光弼桀驁難治,在穎橋附近說的是如何的霸氣。

那存粹是為了搶功,豁出去時說的狂言。

這到了為此付出代價的時候,兩人不約而同的心底發怵,慫如老狗。

兩位大將軍帶著複雜的心情踏上了西行的道路,心底隻盼著這西去長安之路一輩子都走不到儘頭才好。

從洛陽道長安的官道極為通暢,正常速度十日即達。

可哥舒翰、李光弼沒有經過商量,心有靈犀的徐徐進兵,走了十天,一半路程都沒有走到。

長安裴旻已經安排好了對安祿山、史思明一眾人的處罰,其實也不用過多的商議。

安祿山、史思明的下場根本不用細說,除了史朝義獻城有功,免去一死流放嶺南,親族無一人幸免。

真正有些難辦的是那些投降的唐臣,尤其是張均、張垍二人。

張均、張垍是名相張說的兒子,張說與國有大功,是李隆基早年的謀主,是與裴旻齊名的廟堂文宗,他文武兼資,明於政體,改革不合時宜的政治和軍事製度,是僅次於姚崇、宋璟的名相。

張說有三子,張均、張垍、張埱,但三子張埱已經病故,僅餘張均、張垍二人。

此二人是張說唯二的骨血。

而且張垍還是玄宗李隆基與元獻皇後楊氏的女兒寧親公主的丈夫,身兼駙馬之尊。

張說雖死,但朝中文武多不忍張家絕後,為二人求情。

經過深思熟慮,裴旻沒有法外縱容,張均、張垍並非單純的懼死而投降,而是換了一個主子,很用心的為新主效力。尤其是張垍,他直接成了安祿山的心腹,謀臣團之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