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唐軍的慘敗引起了,如風一樣刮向唐王朝的四麵八方。
前線兵敗可以隱瞞,南詔、吐蕃趁機攻入雲南,劫掠百姓財富,根本隱瞞不了。
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員,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個反應是假消息,開玩笑。
待確定真實之後,忍不住動亂起來。
唐王朝贏的太久,這突然經受如此慘敗,一瞬間都不知怎麼辦了。
裴旻是大西北的邊帥,無法插手乾涉南邊的戰局,卻關心著南方的局勢,章仇兼瓊的大敗在第一時間傳到了姑臧。
裴旻當時正將自己麾下的幕府成員聚在一起:張九齡、李林甫、袁履謙、王昌齡、王之渙、牛仙客等人,就連裴旻從裴家帶出來的裴晨霖都在。
這也是裴旻定下的規矩,每半年進行一次的工作總結。
如此總結有助於提高麾下幕僚工作的積極性,也有助於各個部門彼此的配合。
有一個融洽向上的工作環境,對於河西、隴右幕府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就在這重要的會議上,裴旻少見的失態了。
怎麼能敗!
這怎麼可能打敗。
在戰前裴旻估算了局勢,南詔剛剛一統六詔,人心不服,能夠籌齊一萬兵,已經到頂。而吐蕃也不可能支援大軍。
連番的敗績,吐蕃軍上下士氣底下,又有王忠嗣在莫離驛虎視眈眈,支援個兩萬就很不錯了。
何況南詔沒有那麼多經濟物資長期供應三萬兵馬,吐蕃的兩萬援兵需要自備糧食。
從青藏高原帶糧草過金沙江入南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吐蕃自己的經濟就不怎麼樣,是不可能全力支援南詔的。
一萬,一萬援兵是裴旻心中最適合的數字。
唐王朝的六萬裝備精良的天朝精兵對付南詔、吐蕃兩萬聯軍,怎麼看都是吊打了。
怎麼會敗?
而且是慘敗,近乎全軍覆沒。
張九齡、李林甫、袁履謙、王昌齡這些人也傻眼了,都帶著幾分不安的看著裴旻。
裴旻看著手中的戰報,以他的軍略居然看不懂,看的是一頭霧水。
“這打的是什麼東西?”
什麼叫鮮於仲通長驅直入,攻入蒼山洱海?
什麼叫在太和城下整軍待命?
什麼叫章仇兼瓊莫名遇襲?
亂七八糟的?
裴旻有一種腦子不夠用的感覺,似乎智商都給拉低了。
將戰報傳給眾人。
裴旻氣急敗壞的道:“蠢豬似地打法,蠢豬似地指揮,不是已經告誡章仇兼瓊要小心吐蕃,怎麼還給了吐蕃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