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這一手,主要目的扳倒王鉷,自不用說,還從另一個角度解決了自己的潛在的威脅。
張說的倒台,對裴旻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固然裴旻是外臣,不參於廟堂之上的爾虞我詐,但是身在局中,完全置身事外,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
裴旻能夠理解諸多文臣重視百姓生計的理念,但是反對他們反戰的思想。
誠然古語有雲:好戰必亡,但是好戰必亡之後,還有一句話忘戰必危。
不隻是中國的五千年曆史,世界曆史的進程也是一樣。
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文明毀於野蠻!
縱觀萬年曆史,落後的人口稀少的遊牧民族,打敗先進的人口眾多文明的例子比比皆是。
古印度被雅利安人征服,羅馬帝國被日耳曼民族征服……
最典型的就是宋朝,宋朝經濟發達,科技先進,大城市裡人口眾多,遠邁前朝,但卻被人口幾十萬住在不毛之地的蒙古人滅了……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這個道理裴旻相信文臣不是不懂,而是他們所思的危,並非來至外部,而是內部。
或許在他們眼中蠻夷終究是蠻夷,不足為慮。
卻不知時代在發展,蠻夷也在不斷的進步。
即便是蠻夷,他們的文化思想也在日積月累中不斷的提升,小覷他們,將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張說在朝主政,裴旻這些外臣日子過得尤為舒坦。
現今張說一黨疲軟,李元紘上位主政,可以想象以李元紘的治國理念,他們這些外臣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
李林甫卻利用李元紘對付王鉷,一邊鋤奸,一邊削弱李元紘的政治力量,以確保主戰派的穩固。
這是有心,還是無意?
裴旻估計李林甫十有八九是算到了這點。
因為現在自己是他的靠山,自己不好過,他的日子也不會如今日這般自在。
李林甫幫助自己,等於助他本人。
故而李林甫這一法不隻是對付王鉷,還是針對李元紘出的。
當然真正讓裴旻驚訝震撼的還是李林甫對於朝局的掌控能力,這家夥在洞徹君心,掌控朝局的能力堪稱奇才。
李林甫一舉一動,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他確信李林甫並未過於深入的涉及廟堂之事,唯一了解廟堂情況的唯有張光的一些口述,還有今日給他的這封信。
然而就憑借著一點點的情報,李林甫居然能夠看透朝局動向,想出這一石二鳥的計策。
能夠做到這點,委實不簡單,足見李林甫在這方麵可怕的能力。
曆史中李林甫能夠在廟堂上縱橫十九年,左右廟堂,懾服邊將,並非沒有原因的。
可以想象,要是此刻李林甫是身在長安,對於廟堂上的局麵了如指掌,他摻合其中,誰是他對手?
裴旻念及於此,心底都有小小發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