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緩步回到書房,雖然一日未曾休息,卻了無睡意,點了蠟燭,枯坐案旁,以待天明。
忽聽得鳥鳴唧唧,抬頭看向窗外,東方漸曉,天色已是大亮,才驚覺一夜已過,頓感腹中饑餓,穿堂過室來到前院廂房,楊康在此靜修,為防打擾,莊主隻安排了一位老仆人伺候飲食,這老仆人隻在前院活動,不得召喚從不去後院。
這個時代普通人家一般都是一日兩餐,楊康家世豪富,飯量又大,一日乃是三餐。
讓老仆人準備了飯菜,喚楊熊過來一起共進了早餐,正要回後院去繼續發呆,卻聽到大門外楊羆在呼喊叫門,開門放他進來,問其緣由,卻是家主已經回莊,讓楊康下山相見。
楊康換了件外袍,同熊羆二人下山來到莊中,快步趕到主宅大廳之中,見一人方麵大耳,頭戴黑色襆頭,穿一件寶藍色長袍,端坐於主位之上,正是自己的父親,楊家莊莊主楊林。
老管家、張先生、楊先生等人分彆坐在兩旁。
這楊先生是楊康遠房族叔,與張先生是至交好友,也在族學中教書。
原來前日楊莊主接到江湖上的朋友快馬傳報,說是有大批土匪向楊家莊方向聚集,恐對楊家莊不利,楊莊主隨即帶領莊丁返回,中途又接到一處外莊傳來信息,說是主莊飛鴿傳訊,大批土匪已到莊前,楊莊主大驚之下,棄下步卒讓其自歸,率領騎丁連夜趕回。
好在隻是虛驚一場,賊匪已經退去,聽到眾人講述經過,心中不免後怕,又聞三子楊康英勇非凡,內心又有些欣慰,便讓楊羆上山喚楊康來此,與眾人一起議善後之策。
楊康見了父親,連忙上前見禮,楊家主讓他在下首坐下,楊康依言找了把椅子坐在張先生對麵。
楊家主見自己這個小兒子英姿勃發,沉穩乾練,進門之後舉止得當,沉穩有禮,非複跳脫飛揚的舊時模樣,不由得老懷大慰。
見眾人到齊,楊家主說道:“這次土匪來襲,事有蹊蹺,咱們大夥議一議。”
老管家首先道:“家主,這次土匪們大舉來襲,確實有些詭異,正趕上家主外出之時,時機太過趕巧。”
楊先生附和道:“我莊中虛實被人窺探得如此清楚,恐怕是有內鬼。”
老管家道:“也不一定,莊主外出動靜挺大的,有心人就近探聽也不是難事。”
楊莊主知道他二人意有所指,沒有接著他們的話說,見張先生沉默不語,問道:“張先生有何高見?”
張先生反問道:“莊主,如果不是巧合呢?”
楊莊主緩聲道:“先生是說,有人使了調虎離山之計!”
張先生點了點頭道:“這次的主謀之人,頗有些心機手段!”
楊莊主道:“請先生祥為解說!”
張先生豎起一根手指說道:“此人勾連五路土匪,事機不泄,直到兵臨城下,我等方知,可見其人謀事謹慎,此其一也。”
豎起二根手指道:“五路匪徒,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可知其調配有方,此其二也。”
又豎起三根手指道:“我莊中哨探兩日一輪換,調虎離山,清除哨探,聚合賊兵來攻,需在這兩日內完成,方能讓我等措手不及,可知其謀劃嚴密,此其三也。”
再並攏四指道:“我等虛實儘被掌握,可見其謀劃監視我等已久,心機深沉,此其四也。”
最後說道:“以上四者,環環相扣,步步相依,一旦發動,其疾如風,可見謀劃者胸中大有丘壑,而又如此處心積慮,才是最讓人恐怖之處。”
眾人聽了張先生的話,半晌無言,都感到這個暗中的對手有些難以對付。
楊先生憤然道:“老張,你不要嚇唬人,對手是諸葛孔明嗎!還不是被咱們一戰殺敗!”
張先生笑道:“老楊你不要激動!這人謀劃得雖好,但見識不行,沒有考慮到土匪們自身的情況,所以被三少爺抓住機會打敗,但此人隱於暗處,還不知有沒有其他謀劃,如不將其除去,終究是我莊中大患。”
楊莊主緩緩說道:“張先生所言頗有道理!但按先生所言推斷,此人應該是個謀劃縝密的厲害角色,可為何敗退如此之速?況且我帶領寨中主力在外,他們如此行事,乃是與我結下了不死不休的仇怨,無論此處成敗與否,一旦發動,事情原委早晚必然泄露,我楊家還有數處莊園,難道就不怕我領人與他們拚命嗎?”
張先生道:“依我推斷,有三個可能:其一,他們有不懼我們報複的靠山;其二:他們還有後手,用的是連環計;其三,他們認為自己安排得巧妙隱秘,不會被我們抓到把柄,但這個可能性不大。”
楊先生疑惑的問道:“靠山,什麼樣的靠山?難道是官府。”
張先生道:“很有可能。”
楊莊主道:“官府?我等辟野之民,怎會得罪官府。”
張先生道:“若是官民勾結,各取所需呢。”
楊莊主問道:“那先生所說的連環計是什麼?”
張先生答道:“遠的我無法推斷,但前日這場戰鬥卻可推論一二。”
楊莊主道:“請講!”
張先生說道:“莊主,若此次他們計謀得逞,三兩日內將莊子攻破,然後把控出入道路,派人放出風去,隻說莊子有小股土匪襲擾,莊主在外聽到了訊息,會如何行事?”
楊莊主道:“我必然如今日一般帶人回援。”
張先生道:“若此時他們在歸路之上埋下一支伏兵,情況將會怎樣?”
楊莊主聽張先生說完,驚得半晌無語,不禁心有餘悸,後怕不已,若真如張先生所說,那對頭在山路之中設下伏兵,那山路險峻狹窄,找個合適的地方將自己一眾人等前後堵住,也不用廝殺,放上一把火就能將眾人燒成焦炭。
張先生思索一會,說道:“但此處我還有一個疑惑沒有想透。”
楊莊主道:“請講!”
張先生道:“若眾匪久攻我莊不下,分不出人馬去伏擊,而莊主卻提前回來,他們怎麼辦?”
楊先生道:“也可能是他們沒有算計到此種情況呢!”
張先生斬釘截鐵的答道:“絕無可能,我觀此人謀劃縝密,絕不會算計不到!”
楊先生問道:“那就是還有後手,可這後手又是什麼?”
楊莊主也疑惑的問道:“張先生可有些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