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氣晴朗,萬裡無雲。
莊子裡的人都在忙碌昨日一戰的善後事宜,這一戰雖然是楊家莊大獲全勝,曹家莊灰飛煙滅。但曹家莊的財產土地怎樣沒有後患地落在楊家名下,曹家的那些俘虜怎麼處理,曹家莊的佃戶和自耕農怎麼安撫,這許多事情都要處理,好在老管家、張先生等人都是老油條,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楊康現在基本都在後山居住,已經不太回莊子了。
這日大家都在忙碌,楊康山上山下逛了一圈,頗感無聊,回老宅後院耍了一趟槍,來到石壁空間內,空間內的這些東西,楊康打算交給楊炳去開發利用,也沒太著急去研究。
自己上次沒敢進入靜室,今天來了興趣,想去看看裡麵的藏書。楊康緊守神念,進入靜室,楊炳沒有蘇醒的跡象。
書架上的書有兩類:一類是楊炳從小到大的課本和專業書籍,現在當然是不看的了,但楊炳舍不得扔掉,都放在這裡,算是給自己留個念性;其他五花八門的書籍,是楊炳曆年來搜集所得,內容涵蓋極廣,現在也不太看了,也都放在這裡接灰。
楊康見了這些滿是灰塵,一看就很久沒有動過的書籍,心道:“也不是個愛讀書的!”
雖然書是不少,但自己感興趣的不多,知道這些書在這個時代都有大用,自己又有過目不忘之能,但有楊炳這個免費的勞力可用,卻也不太著急細看。
走馬觀花地慢慢翻著,忽然一套書映入楊康的眼簾,這套書沒有花裡胡哨的封麵,淺藍色皮紋紙封麵,隻有‘中國古代武術輯要’八個字的書名,略微搜索了下楊炳的記憶,便知來曆。
這本書不是正式出版的書籍,而是有一段時間,楊炳閒著無聊,搜集整理而成的一本古代武術方麵的知識彙編,將能收集到的一些資料整理編輯,分門彆類彙集成冊。
書中資料來源複雜,有在圖書館複印的,有在網上下載打印的,還有朋友的藏書掃描拍照打印的,楊炳隻是做了歸類整理和簡單說明,然後在文印店裝訂成冊,共有厚厚的五大本。
楊康逐一翻看,果見書中內容字體不一,書中許多內容都是直接影印過來的,感歎楊炳那個時代的東西真是神奇,果斷下手將這套書籍順了出來。
回到書房,楊康一本一本地仔細翻看,隻見書中所載武術門類繁多,五花八門,有些很詳細,有些則過於簡略,很多屬於不傳之秘的內容竟然也赫然在列,楊炳搜集的資料都是從公開發行的書籍中得來,那個時代的人都這麼大方嗎?
忽然槍法目錄中的‘楊家六合槍’吸引住了楊康,翻到這一冊,內容竟然非常詳細,但與自己所學大不相同。
詳細閱讀之後才知來曆,這套槍法為號稱‘二十年梨花槍,縱橫河北無敵手’的益都楊妙真所創。
仔細看那楊妙真生平,忽然醒悟,這個四娘子不就是益都楊安國的妹子嗎,現在還是小屁孩一個呢!比自己年齡還小,自己的馬鞍子,就是他爸爸送的。
他家和自家連了宗,他父親和自己父親平輩論交,認作了兄弟,這個小屁孩,是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小妹子’。
內行看門道,細看槍法部分,果真不凡,這套槍法傳到明朝中期,備受一代名將戚繼光推崇,經其改進,更是淩厲無比,神妙無方。戚家軍中廣為習練,戚家軍天下無敵,此槍法亦因此流傳開來。
楊康將槍法默看一遍,書中所載槍法,打法、演法俱全,練法卻不完整。
楊康見這套槍法體係雖然不如自家槍法完備,但招式簡潔,實用很強,若是用於陣戰之中,威力恐怕比自家的槍法要大。
楊康自幼苦練家傳槍法,練法根基極穩,天下武術,紅花綠葉本是一家,萬變不離其宗,這兩套槍法雖然不同,但根基相通,想來必有淵源。
楊康此時身體與大腦潛力的開發遠超常人,閉目思索半晌,忽然心中豁然開朗,開門來到後院,提槍躍至院子當中,一套六合槍法行雲流水般的施展出來,就如畢生修煉一般。
一套楊家六合槍施展完畢,楊康卻未停手,又將家傳六十四路槍法演練一遍,比之往日更見威勢。這套家傳槍法演練完畢,楊康持槍而立,五感封閉,閉目思索良久,直到太陽偏西,半日已過,忽然睜開雙眼,雙目精光四射,橫槍起手,又施展出一套槍法來。
這套槍法融合兩套楊家槍法之長,互補其短,陰陽開合,動靜有序,招招相連,首尾環顧,合周天六十四卦,錯綜複雜,本互為用,威力大增,已不是兩兩相加所能比擬。
這套槍法分陰陽兩種手法,陽主攻,陰主守,是為陰陽兩儀。
兩儀生四象,陰陽動靜,顛倒和合,有四種身法,是為少陰、少陽、老陰、老陽四象。
四象生八卦,配合身法手法有八個基本動作,是為乾、坤、坎、震、艮、離、兌、巽先天八卦。
手法步法基本動作配合,共有八八六十四式,合周天六十四卦。
每個招式有六個變招,合卦之六爻,共三百八十四個變招,每一個變招使出,則又變為六十四式中的一式,就又有六個變招,一旦發動,往複循環,無窮無儘,敵不滅則招式不停,實是威力無窮。
六十四式,三百八十四變招,施展完畢,楊康收招立定,槍隨身轉,圓轉如意,變為守勢,以靜製動,坤元用六,至柔至靜,藏於九地之下,一招守儘天下攻勢,忽又轉靜為動,乾元用九,至陽至剛,動於九天之上,一擊淩厲無堅不摧。
繁複無比的一路槍法,最後化為一攻一守,一靜一動,一陰一陽兩記絕招。
這兩招似剛實柔,似柔實剛,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已深得武學中剛柔並濟的妙詣。
楊康大喝一聲,最後一擊使出,快如雷霆霹靂,力如龍象合擊,槍尖瞬間將一株鬆樹擊穿,雙手一抖,盆口粗的樹乾應聲而斷,樹冠轟然倒下,如遭雷霆霹靂一擊。
楊家祖傳六十四式槍法剛猛無儔,是戰陣之法,今日演練六合槍,發現兩路槍法都是陽剛有餘,陰柔不足,細思郝大通所傳易理和丘處機所傳道家功法,意圖將之融入槍法之中。
苦思一日,福至心靈,終於開創出一套新的槍法出來。
這套槍法將兩套楊家槍法取長補短,又與易理、道家心法相發明,融彙古今之長,陰陽互濟,剛柔並包,雖略顯繁複,又屬初創,但卻已顯無敵之姿。
楊康習武天資之高古今罕見,自幼用功之勤無人能比,假以時日,勤習此套槍法,或許真能無敵於天下。
他自幼苦練武藝,武學之道天賦極高,在遭逢奇遇之後大腦和身體的潛能開發遠超常人,以衝齡之年,而行大宗師開創之舉,實為千古未有之奇事。
楊康新槍法開創成功,仰天一聲長嘯,聲震四野,自知從今以後勤加修煉,不出數年,單打獨鬥,天下將再難有抗手,欣喜之餘,哈哈一陣大笑,忽然又想起一事,笑聲頓止,不由得一聲長歎。
卻是想起了昨日以焰藥攻擊曹家莊的情形,那焰藥無堅不摧,何人能敵,想起楊炳記憶中的未來,各種威力巨大的熱武器相繼出世,就算自己武功練得更高,能抵擋住小小子彈一擊嗎?有那種武器在手,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孩童也可以將自己輕易殺死。
譬如楊炳的那具軀體,雖說已經算是強壯,但以冷兵器肉搏,一百個楊炳都不一定能打得過一個楊康,可是楊炳若有一挺機槍在手,一百個楊康夠他殺的嗎!
想到未來大勢如此,自己自幼學武成癡,十餘年來苦練武藝,吃了無數的苦頭,又有何用!
楊康是個衝齡少年,單純淳樸,本不應有如此複雜的情感思緒,可他腦中還有一個來自八百年後的記憶,那段記憶的主人是一個飽經世事的中年人,又從那段記憶中知曉了未來戰爭的發展方向,才會有如此複雜的心理。
正在他又笑又歎之際,忽聽得身後一聲叫喊:“三哥兒!你這是怎麼了?”回頭一看,數人站在自己身後不遠處,為首之人正是自己的父親楊家莊莊主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