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儘快完成《那些年》的後期製作,所以楚風開始將電影膠片送到專業的剪輯師那裡去剪輯。
剪輯電影有多重要?
電影剪輯可以說事關電影的成敗,每一部電影花費的膠片都至少高達數個小時、甚至數十個小時。前世一些好萊塢的大片甚至要花費200個小時以上的膠片。
儘管是同一個故事,但是卻可以剪輯成兩個截然不同的版本。
毫無疑問,剪輯是一門藝術。
為了將《那些年》剪輯出最完美的效果,楚風和鄧朝兩人特意找了一個專業的剪輯師,剪輯這部電影。
這個剪輯師是一個女剪輯師,大概三十多歲,經驗豐富,名叫陳燕。
楚風與她商討之後,告訴這部《那些年》所要表達的是一種懷舊、青春、輕快、陽光的這種感覺,陳燕很快了解,便開始了工作。
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剪輯師當然是一件令人心情愉快的事情,看著電影逐漸成型,楚風心情也是不錯。
“等等,這幾個鏡頭不能這麼剪。”楚風忽地見到陳燕準備剪輯掉幾個前世算得上經典的鏡頭,當即與她討論起來。
剪輯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導演和剪輯師不斷的溝通意見,嘗試各種各樣的鏡頭組合,把畫麵不斷的組合排列。
陳燕皺著眉頭,與楚風溝通一番,最終楚風還是說服了陳燕,保留下了那幾個經典的鏡頭。就算是陳燕也不由得感歎,眼前這個年輕楚風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導演,分明像是一個拍攝過許多電影的導演,真是令人驚訝稱奇。
好不容易搞定了剪輯,楚風看了看剪輯之後的成果,這才點了點頭。
《那些年》的時間一共是112分鐘,剪輯之後楚風播放了一遍,感覺效果非常不錯,正是他需要的感覺。
“這部電影看著很有味道,我很喜歡,真是讓人懷念起高中和大學時代啊……”陳燕笑著稱讚道。
陳燕當專業的的剪輯師已經有近十年了,剪輯看過的影片也不知道有多少,但是看到楚風的《那些年》之後卻驀地一亮,認為這是一部好電影。
“謝謝。”楚風笑著說道。
剪輯完畢電影,接下來楚風要做的事情就是配樂了。
由於《那些年》的配樂都在楚風的腦子裡,所以這對楚風來說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楚風和鄧朝一起來到了滬市電視台的錄音棚,借著錄音棚錄製配樂。
“楚風你這麼快就準備好配樂素材了?”鄧朝覺得很奇怪,一般來說配樂也是很需要時間的,但是看著楚風胸有成竹的樣子,鄧朝就是一陣訝異。
楚風神秘一笑。
其實這些配樂就在楚風的腦海裡,隻需要他編曲搞定就行了。編曲對楚風來說可是再簡單不過。
鄧朝有些疑惑的看著楚風動作,而隻見到楚風站在編曲的設備之上,手指在鍵盤上靈活的跳動著,看上去就像是在跳舞一樣,開始了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