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到以後之間,還有七、八十年,這期間我自己毫無支配權,以我的性格能接受?”
陳母想了想又說:“那以後我保證分給你。”
陳茜忍不住噗哧失笑,陳問今看了眼陳茜,神情無奈的對陳母說:“看吧,你的保證在我們心理就是笑話。”
“你們怎麼這麼不相信任我呢!我這次是說真的!”陳母信誓旦旦。
“你每次都說是真的啊!”陳問今是不會信陳母的,他知道陳母的作風就是忽悠一次算一次,每次都可以信誓旦旦。“行了,現在操心也沒意義。最近操作少,賬戶的錢沒什麼變化,等我能自己開賬戶的時候就不用他的了。”
“神仙幫你也不知道能幫多久,有錢的時候不惜財,等敗完了,就是一場空。你爸耳朵根子軟,又好麵子,人家說幾句好話就飄了,根本守不住財!我是怕你好不容易得了神仙保佑的好運,最後讓他糟完了!”陳母憂心忡忡。
但這番話,也是人生經驗的總結了。
人得意時都會覺得一直如此,以為會越來越好,奈何連國運都有起有伏,何況行業、何況個人?
人能得到一桶金就很走運了,倘若浪費了第一桶金,就等於坐了趟過山車,阿豹現在的處境就是典型。
陳問今記憶中不止一次的坐過這種過山車,不同的隻是,他那時候是不在乎財富,執著於情,一次是覺得無趣,就如打遊戲那樣葬送掉了然後重頭開始再來一次;第二次是人為的自我毀滅式的葬送所有,隻是想知道一份感情突然失卻了財富作為支撐,還有沒有那麼美好,狂妄的自信將來需要時可以再次得到;第三次則隻是一個選擇,要良心則需要承擔責任耗費幾乎全部財富,要財富則需要丟掉良心,而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良心。
即使第三次他已經知道,人生沒有那麼多一次又一次,因為時代會變,環境會變。時代和環境決定了人的能力發揮的上限。
但那時候,陳問今仍然不喜歡錢,隻是對於過去對情的執念,也在自我治療的過程中。
成家之後他也依然不甚著急,很享受不需要過多財富支撐也擁有的幸福,那是他原本一直追尋的。
但確認了這一點之後,他就發現需要更多的財富給予妻子更多的安全感,於是發現,曾經三度失卻的,又成為他要費心裡獲取的。
後悔是不後悔的,因為沒有失卻,也無法肯定擁有的情感的性質,也無法鑒定感情的屬性,那也不會有獲取的動力。
但無疑,他年輕時候的不以為然,就如陳母說的那樣,就是年輕輕狂時把擁有的財富輕易葬送了。
陳問今自知那時候的他是把物質跟精神剝離的太徹底,無法接受情感跟物質有多一點點的關聯,一旦關聯了就覺得失卻了完美,而不完美了,他就毫不留戀。
事實上,那種執念是一種過了份的自戀,他所要追尋的那種完美,根本就是自己的倒影,也隻有自身的倒影才能契合得了他追尋的所有完美。
然而世間根本就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那種追尋也就注定是種幻想。
過了度的自戀和執念是種病,他卻隻能自行設法治療。
治好了自己,陳問今才敢成家。
而時間給他的答案來看,記憶中未來的婚姻維護的挺好,至於對教育的應對成效,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揭曉答案。
婚姻和教育在陳問今看來是人生軌跡上最難的兩道難題,因為這兩張考卷太長——答題卡要寫到生命結束的那一天。
聽著陳母的那些抱怨,陳問今實在幫不了父母。
陳主和陳母的婚姻早就經營砸了,像是答題了沒幾年,就一起把答題卡全塗黑了,還怎麼救?
至於財富,陳母還以為陳主可以拯救一下。
而陳問今卻知道陳主對財富和生活的觀念,六十多歲了也還跟三十多歲時候一樣,一生都沒有進展,也是變不了的。
陳問今對陳主的總結就是:優則炫耀,平則憤世。對於陳主而言,不能優越,就是平凡。,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