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奏折裡李治先是將百騎司搜集的情報以風聞的形式模棱兩可的交代了一番。
隨後他才開始奉勸李世民多多關注朝堂之上的形勢並且儘快緩和與李承乾之間的關係。
不得不說李治的這封奏折實在是太過及時了。
翟長孫在給李治送出那份密報的時候李泰就已經開始有所動作。
而翟長孫在收到情報以後又著實猶豫了兩天。
他完全可以直接將情報密奏給李世民。
但當他想到自己如今的成績正是李治所賜予的時候馬上就猶豫了起來。
他和李承乾以及李泰兩人之間完全沒有交集,因此也根本無需考慮這封密報會對兩人有哪些影響。
但當他想到李治也有機會在此事當中獲利的時候就不由自主的多想了一些。
到最後翟長孫還是決定先將這件事上報給李治,無論李治要如何選擇他都會全力支持。
也正是在他將情報傳遞給李治的這段時間,李泰的魏王府裡也幾乎從未斷絕過有著眾多官員參與的飲宴。
這一日已經觀望了多日的高士廉終於還是沒忍住找到了李泰。
“殿下,若是老臣判斷不錯的話殿下是想要讓一眾大臣們對太子發難吧?”
李泰和高士廉剛一落座高士廉就迫不及待的開口問道。
李泰道:“正如恩師所料,本王確實已有此意。”
高士廉聽了李泰的話以後皺眉道:“殿下,恕老臣直言,殿下如此作為恐怕未必能夠達成目的。”
李泰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本王與恩師的看法大為不同。
在本王看來如今太子的德行已經完全不配繼承皇位。
而本王作為嫡次子,既未做出過有損德行之事又在朝堂內外頗有才名。
加之父皇近日與本王如此親近,想來便是已經動了更換太子的心思。
在本王看來如今所欠缺的可能便是一些外力來促使父皇下定決心。”
高士廉道:“太子殿下往日表現出的能力足以擔當大任。
即便如今太子的表現如此不堪朝中大臣們也是從未有人提及想要更換太子。
殿下可曾想過,你之行事並不符合諸位大臣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