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辛在看到這些標記以後馬上就有了主意。
此刻聽到李泰的問話以後他胸有成竹的微微一笑道:“請殿下放心,奴才保證辦好此事。”
竇辛的回答讓李泰很滿意。
他對竇辛囑咐道:“等下你也去注冊一個商標,如何起名由你決定,但是生產的家具還要以麟德的品牌去賣。”
他現在可不想自己再操心費力地去經營一個新的品牌。
當然更不願意花錢去購買李治的專利。
在他想來,自己既然已經找到了這些家具的秘密那麼就完全可以徹底的仿製。
隻要自己做出來的家具和李治的一樣那麼誰又能分辨得出真假呢?
大唐既然頒布了商法自然而然地也就成立了一個專門為之服務的新部門。
於是新法頒布下來以後長安城的東西兩個市場馬上就同時掛牌了一個名為“大唐商局”的新衙門。
這個部門歸在了戶部的名下,暫時由戶部尚書戴胄親自統領。
主要就是負責給商戶們注冊商標和專利。
隨著專人的積極宣講,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認識到注冊商標和專利的好處。
於是僅僅兩天之後大唐商局就已經開始人滿為患了。
戴胄在一旁看著眼前的熱鬨場景,心中忍不住發出一陣感慨。
他實在是難以想象一個小小稚童怎會想出如此新奇的點子。
商家利用專有的銘牌來售賣自己的貨物不但能夠很快地將自己的名聲傳播出去,同時也方便了客戶對同類商品進行比較。
一段時間以後客戶自然而然地就能通過口碑區分出哪家的貨物品質更好,價格更合理。
如此一來也就間接地促進了商家之間的競爭,讓百姓們能夠享受到更好的商品。
另外隨著專利法的推出,各家工坊就再也無法隨意地抄襲彆人的創意。
這就逼得他們必須自己動腦筋開發新的創意。
長此下去,大唐的市場上肯定會出現一大批同一品類但又不同樣式的商品。
這又讓客戶多了很多選擇的餘地。
作為戶部尚書,戴胄更加高興的一點就是申請商標和注冊專利都能收入一些費用。
這些錢每一份雖然不多,但是加在一起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隨著注冊商標的人越來越多,長安城裡開始出現了一個新的職責。
這個職業就是給各家店鋪以及工坊起名。
千萬不要小看了這個職業。
起名字可是需要識字的,並且至少還要有一定的水平。
要知道這個時代可是沒有幾個讀書人。
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大字不識幾個。
所以自從商法頒布以後長安城裡一些落魄的讀書人算是找到了活路。
他們紛紛打出了自己的招牌開始給商家們設計店名。
以前的酒樓,酒肆往往都隻是掛上一麵旗幡上麵寫上“酒”,“飯”等字樣來吸引顧客。
如今都開始換成了吉祥居,如意樓等彆致的名字。
其它各類店鋪的門前也都開始彩旗招展。
就連官辦的妓院“平康坊”都將地名注冊成了專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