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說得沒錯,嚴格的訓練和管理確實能夠讓人士兵改掉很多不良習慣。
當他們被迫接受這些改變以後對於其它的要求自然也會習慣性地接受。
如此一來士兵的服從性自然就會提高。
想通了這些,李靖看向李治的眼神變得複雜了起來。
他實在是無法想象李治如此年紀怎會想到從人性的角度去解決問題。
他決定按照李治的說法嘗試一下,如果能夠成功那麼他總結出來的兵法又能完善一些。
想到這裡李靖對李治說道:“殿下的想法或許可行,老臣將稟明陛下,組建一支軍隊嘗試一下。”
李治道:“如若老師需要,弟子也當儘力輔佐。”
李靖點了點頭,隨後便向李治告辭去麵見李世民。
李世民領兵多年,他的軍事才能絲毫不弱於李靖。
因此當他聽完李靖的彙報以後稍加分析就覺得這是一個值得嘗試的辦法。
於是他連忙召集了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一眾武將來到太極殿,商量成立一支千人左右的軍隊用於特種作戰的事情。
當李靖再一次講述完新的練兵方法以後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就是潞國公,左衛將軍侯君集。
他開口對李世民說道:“陛下,臣認為晉王殿下和李相提出的練兵之法太過虛無縹緲,於將士們的戰力恐無助力。”
李世民“哦”了一聲問道:“侯愛卿何出此言?”
侯君集道:“陛下,我大唐將士本就以團結一心,精於戰陣而使四夷畏懼,於軍紀方麵並無不足。”
說到這裡他看向李靖繼續道:“至於士兵的個人能力,在大軍的交戰之中並無太多影響。”
李世民道:“愛卿此言朕不甚苟同,須知我大唐將士在與敵方交手時除去兵堅甲韌之外,在個人能力上多有不足。”
侯君集道:“陛下,遊牧民族未曾開化本就野蠻,他們的生長環境與我大唐將士多有不同,其身體強悍乃是先天使然,臣以為很難依靠後天訓練加以補足。”
李靖接口道:“侯大人此言未免武斷,我大唐多有勇武之人,其個人實力均為鍛煉所得,怎可言訓練無用?”
侯君集道:“軍中勇武之人哪一個不是從小接受訓練,耗十數年之功方有所成?豈是短時之功可以奏效?”
李靖反問道:“此事未經嘗試侯大人又怎能認定無效?”
侯君集被李靖的話問得有些語塞。
他之所以急於出麵反對其實是出於私心。
他本就心向太子李承乾,因此他最近一直都在暗中觀察李治的作為。
之前李治在格物之道的出色表現本來就已經給李承乾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如今李治剛剛開始學習兵法就要插手軍事,這在侯君集看來是絕對不能輕易答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