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還能出錢建設病…不對是安置點?
李治見李哲愣在那裡不由開口問道:“李大人,你怎麼了?”
李哲被李治提醒以後馬上慌亂地開口道:“下官無事…下官這就下去安排。”
梁州和隴州兩地距離長安城的距離都在五六百裡左右。
以現在的交通條件災民們要想走到長安城大概需要半個月左右。
李治幾乎調動了長安城所有能調動的人員,加在一起也不過兩千多人。
這點人手想要在半個月內將安置點全部建完肯定是不可能的。
因此李治所做的更多工作就是平整場地以及開挖地基。
李哲見到李治居然還安排人挖地基不由疑惑地問道:“殿下,這安置點隻是臨時所需,無需建設的如此規範吧。”
李治道:“誰說本官要建的是臨時居所?本官是要將這裡建成一片工坊區。”
李哲又一次被李治給說懵了。
他弱弱地開口問道:“殿下所言的工坊區是何意?”
這也不怪他不懂。
現在大唐各地的所有工坊都是建設在城池之內。
這樣既方便工人往來工坊也能保證工坊的安全。
畢竟這天下可不算太平,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工坊不會被賊人給盯上。
李治開口解釋道:“李大人,災民的數量三萬有餘,如此多人總不能讓他們整日無所事事吧。”
李哲愣愣地點了點頭。
李治接著說道:“既然如此不如讓這些人幫忙建設一處工坊區,建成以後再讓他們到工坊中去勞作。”
李哲聽了這話以後先是高興地點了點頭。
隨後又有些疑惑地問道:“可是殿下,在這荒郊野外建設工坊要如何保證安全?”
李治道:“用圍牆圍起來不就行了?”
李哲聽了李治的話以後差點懷疑李治瘋了。
能夠容納三萬多人的工坊區那得有多大?
據他粗略估計也得有長安城的三成大小。
在這麼大的一片地方建設圍牆,豈不是如同又建了一座城?
他覺得這種想法非常不靠譜,於是他決定勸勸李治。
李哲組織了一下自己的語言然後對李治說道:“殿下,您的想法如同是在建設一座城,如此大的規模所費可是不小啊!”
李治渾不在意地擺手道:“本官當然知道所費不小,但等到工坊建成以後的收益卻是更大。”
李哲咽了口唾沫繼續勸道:“可是殿下,這前期的投入要如何支撐?”
在他看來李治的想法有些過於幼稚了。
這麼大的工程怎麼也要花個千八百萬貫,他可不相信世上有人能拿出這麼多錢。
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李治聽到此話以後隻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放心,本官自有辦法。”
李哲聽了這話當場就閉嘴了,因為他已經從李治的話裡感受到了強烈的自信。
此時除了李治自己和劉安之外誰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錢。
幾家工坊每天都能為他賺來上萬貫的收益,這還是在他拚命壓縮玻璃和化妝品產量的情況下。
在所有人的認知裡這些東西的成本都應該不小,製作的難度也應該很高。
卻不知這些都隻是錯覺,李治的真正成本簡直低得令人發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