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大賽(1 / 2)

龍騎軍練成的事情讓李世民大為期待。

他甚至忘了繼續追問李治到底學到了何種程度。

隻見他大手一揮開口說道:“如此,就由你等選定日期舉辦一場盛大的詩會,順便為朕的龍騎軍接風洗塵。”

房玄齡道:“既是文人比拚怎可隻比詩文,以臣看來不如乾脆琴棋書畫一同比較。”

一旁的長孫無忌接口道:“房相的主意甚好,臣附議。”

其他人也都是一副看熱鬨不嫌事大的樣子,紛紛讚同多比幾項。

於是這件事就按照眾人的意見確定了下來,並由王珪和房玄齡等人共同確定了日期。

就連裁判都直接選定了四位。

他們分彆是秘書少監虞世南,將作監少監閻立本,琴苑宗師趙耶利以及監察禦史蕭冀。

這四人當中虞世南精於書法,閻立本精於繪畫,趙耶利的琴藝天下無雙而蕭冀的圍棋也是當世有名。

他們四人的學問更是沒有話說,哪一個都是文壇巨匠。

對於這次大賽其實數房玄齡長孫無忌和李靖更加積極。

因為他們也想通過這次機會讓天下的文人都見識一下李治在各方麵的造詣。

原本他們還在鬱悶,李治明明已經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為何從來都不願在人前顯露。

特彆是在聽到外麵的那些流言以後更是恨不得親自拉著李治和那些文人們去比一比。

不為彆的,是他們自己也很希望通過李治的表現來給他們長長臉。

經過一番商議,比賽的地點被定在了曲江池內的芙蓉園。

時間則是定在了臘月初八,這一天正好是龍騎軍返回長安城的日子。

李靖特彆請示了李世民,讓龍騎軍進城一起欣賞這次大賽。

幾乎長安城內的所有人都在期待著這次大賽。

因為連日來的輿論風向早就已經刮遍了長安城。

為此還發生了幾次激烈的爭吵。

爭吵的原因就是幾乎所有的文人士子都不看好李治。

認為他的年紀太小,而且也沒有什麼才名。

因此他所做的一切都可能是手下的能人在為他出謀劃策。

而看好李治的全都是普通百姓,特彆是那些逃難而來的災民。

他們幾乎是親眼見證了李治一切作為,所以他們堅決認為李治就是當世神童。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爭吵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整個長安城唯一對這場比賽不感興趣的人也就是李治了。

他現在真的不想暴露太多的實力,因為他對自己現在的能力感到有些害怕。

這一年來他發現自己的學習和記憶能力越來越好,甚至遠遠超過了他的前世。

前世的他在數學方麵的記憶力的確很強,但也遠遠做不到過目不忘。

而且他前世在動手方麵的能力其實很一般。

如果不是上學時經常進行各種實驗以及創業時期經常需要親自上手,他甚至都能算是笨手笨腳。

然而這一世,一切似乎都變得出奇的好。

他剛剛開始讀書的時候大概可以做到讀兩遍可以記下百分之八十的內容。

幾個月之後就發展到讀兩遍可以記憶深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