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貿易(2 / 2)

國家的軍隊可以為商人們保駕護航,國家也能從中收取大量的稅賦。

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商品價格,讓更多的普通百姓買得起昂貴的進口商品。

最主要的是可以發展大唐的造船工業進而培養出一支強大的海軍。

元宵節過後的第一次朝會李治就將這個想法提了出來。

當他的想法提出以後朝中大臣們很快就分成了兩派。

王珪第一個站出來開口道:“陛下,如今我朝聲望正隆,四海八荒皆來朝覲,何須主動迎合他國?”

李世民還未答話房玄齡就開口說道:“王侍中此言差矣!我大唐既能大開國門讓四海商客隨意往來為何卻不能去往他國?”

侯君集開口道:“即便鼓勵我朝商人四海經商有何需我大唐將士沿途護送?”

李靖道:“我朝周邊多為蠻夷如無強大武力施以威懾如何保證商戶之安全?”

戶部尚書戴胄開口道:“組建艦隊所耗甚巨,這錢款問題如何解決?”

李治道:“一時之耗費卻可換來無儘之財富,這樣的投資會有無數商家願意參與。”

侯君集開口道:“軍隊所耗之艦船,糧餉又從何處解決?”

李治道:“艦隊護航自當收入護航費用,往來商船既然得了利益自然也不吝付出。”

王珪開口道:“如因商業往來與他國發生齟齬豈不有損我大唐形象?”

李治開口道:“我大唐商人往來各國自當遵守當地律法,如有違反也當獨自承擔責任,但如若他國隨意欺我大唐自當狠狠教訓。”

侯君集道:“如此一來我大唐豈不是可能四處樹敵?”

李治道:“各國皆稱吾父為天可汗,又豈會不知雷霆雨露具是君恩?”

說到這裡他驕傲地抬頭對侯君集說道:“各國如若遵守規則我大唐自當與其多加來往,如若不然自當施以雷霆使其心生畏懼。”

李治的話算是說到了李世民的心坎裡。

他最大的驕傲就是這個剛剛得了沒兩年的天可汗。

而他得到這個稱號的原因正是因為消滅了東突厥。

因此他的心裡還真就從不懼怕打仗,甚至認為這是維護尊嚴的重要手段。

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剛剛過年就將龍騎軍給派了出去。

聽了李治的話以後李世民不等其他人再次開口就張口說道:“我朝於周邊各國雖有交往但了解不多,如今正可藉此改善此事。”

說到這裡他坐正了身子開口道:“下麵就依晉王之見商討具體事宜,以期儘快籌建我大唐之海上商隊。”

李世民的話相當於一錘定音。

接下來眾人就開始商討海上貿易的具體事項。

包括收回原本屬於地方的海防義務,建立一支由國家主導的海軍。

鼓勵民間資本投入到造船行業,建造更多的遠洋貨船。

向沿海地區及各國商隊征集海圖,為製訂貿易航線做好準備。

其中李治還提出建議聚集全國的造船名匠共同研究各國艦船的優劣,以便提高大唐的造船技術。

這方麵李治並不具備專業知識,但是他知道大唐並不缺優秀的工匠。

因此隻要將這些人集中到一起那麼肯定能迸發出一股智慧的火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