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1 / 2)

橡膠到手以後李治的情緒連續幾天都處在亢奮的狀態下。

這東西的用廣泛並且很多都與石化產品相關。

這就使得橡膠製品將成為大唐的又一類獨特商品。

到時候先用來搜刮一波國內的那些富戶和外國人,等到工藝成熟以後再普及到全民。

一波操作下來肯定能為自己賺上一筆暴利。

除此之外,正在研製的蒸汽機也將能用上橡膠製作的密封圈。

到時候蒸汽機的效率就能得到極大的提高。

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不遠的一段時間內蒸汽機將能夠成為各個工坊的主要動力。

到時無論是石油的開采還是礦坑的排水以及紡紗織布都能用上蒸汽機。

如果顏立德等人再爭氣一些,能夠快些讓電動機得到應用。

那麼大唐的百姓們很快就能擺脫靠天吃飯的日子了。

現在這個階段正是推動工業化進程的最好時機。

一是因為大唐地廣人稀,無論是大唐的貴族官員還是那些世家大族,富商豪紳都很難從有限的人口身上剝削到太多的利益。

二來是大唐現在整體來說還很窮,無論是貴族階層還是普通百姓都渴望能夠快速致富。

而工業化生產不但能夠提供更多的物質享受而且需要雇傭大量的工人。

工業化配合著李治之前推行的國有經濟就能讓國家權力最頂層的那些人看到真金白銀。

這就使得他們沒有了反對工業化的理由。

而百姓們獲得了農田以外的額外收入也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生活好了自然也就沒有人整天想著造反了。

李治懷著愉悅的心情又一次投入到了養殖場的工作當中。

接下來沒過幾天養殖場也接連迎來了一波好消息。

首先是最新一波小雞經過二十多天的孵化以後終於開始破殼,並且成活率達到了九成。

接下來幾天鴨和鵝也相繼達到了九成左右的成活率。

這個成活率要比之前提高了兩成以上。

同時也意味著養殖場已經徹底達到了運營的標準。

李治又連續觀察了好幾天的時間,生怕這些新生的小家夥們挺不過初生期。

幸運的是這些小家夥都順利地活了下來。

到了兩周以後李治的心終於徹底放了下來。

到這時他才想起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自己之前居然忘記了。

那就是養殖場裡麵到現在都還沒有獸醫。

於是他趕緊寫了一封奏折,讓太仆寺緊急加派兩名獸醫過來。

這奏折剛剛寫完李治又猛地一拍自己的大腿。

他忽然間想起來自己居然忘記了要培養一批銀行的員工。

銀行可是一個專業要求很嚴的行業,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怎麼可能運營得起來?

於是他又另寫了一封奏折讓李世民儘快挑選一些人來跟他學習有關銀行業務的一些知識。

這方麵雖然他自己懂得也不多,但是用來應付眼下的局麵絕對是綽綽有餘的。

忙完了這些李治靜下心來仔細地梳理了一下自己目前所麵臨的局麵。

他覺得自己現在的攤子鋪得有些太大,而自己身邊能用的人手卻又太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