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鴻禧告彆了李治以後,內心中不免一陣波濤起伏。
唐律中雖然規定雇傭者造成被雇傭者傷殘或者死亡均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卻並不是很嚴格。
大多數情況下雇傭者隻需要賠償少量的金錢就可以和被雇傭者或其家屬達成和解。
而且大多數的雇傭者都會想儘辦法來尋找一些借口將主要的過錯安排到受雇者的頭上。
如此一來他們需要支付的賠償就會更少。
這還隻是那些普通雇傭者所能夠使用的手段。
一些稍有關係或是權勢的雇傭者不但不用賠錢甚至還有可能讓被雇傭者反過來賠償他們的損失。
阮鴻禧從未想過如李治這般顯赫的身份居然還能為那些最底層的工人們考慮得如此之多。
這讓阮鴻禧從內心深處對李治升起了無比的敬佩,同時也讓他改變了許多根深蒂固的想法。
因此從此以後在他管理下的工坊裡工人們的待遇要比其它工坊好上很多。
對於一個優秀的商人來說,抓緊一切時間快速地賺錢是最大的動力。
因此天竺商人吉德回到天竺以後馬上就雇請了大量的工人來幫他收集橡膠液。
僅僅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就收集到了整整兩萬斤。
接下來他抓緊時間聯係貨船然後在最短的時間內就再一次返回了廣州。
李治匆忙地和他見了一麵之後就以增加一麵玻璃鏡的價格讓他將貨物送到了長安城。
此時的長安城外裴明禮早已在楊思齊的幫助下建好了幾間工坊。
其中一間用來生產膠絲漁網所用的膠絲。
而另一間則用來生產各種橡膠內膽。
這些內膽包括輪胎,以及各種球類。
由於生產外胎的設備還在研發之中,因此生產內胎的工作倒是可以先緩一緩。
不過各種球類的內膽卻在李治的要求下先行生產了一些。
另外打氣筒之類的工具也都有生產。
這幾間工坊裡雇請的工人並不多,真正用人多的工坊是編織漁網和縫製各種球類的外層。
這些都是手工活,因此需要雇傭大量的工人。
如此一來又給長安周邊的百姓們創造了不少就業機會。
膠絲漁網剛剛投放到市場馬上就引來了一些漁民的關注。
不過由於價格較貴因此一時間沒有什麼人敢於嘗試購買。
於是負責銷售漁網的那名掌櫃就急匆匆地找到了裴明禮讓他幫忙想想辦法。
裴明禮思考了一下對那名掌櫃說道:“你去漁市中找幾名漁獲最少的商販,讓他們免費試用膠絲漁網。”
賣網的掌櫃問道:“大掌櫃的意思是白送?”
裴明禮搖頭道:“當然不能白送,不過可以等到他們賺錢以後再來補上購買漁網的錢。”
賣網掌櫃問道:“如是其他商販也提出如此要求又該如何?”
裴明禮道:“自然是讓他們去找銀行貸款。”
賣網掌櫃馬上就理解了裴明禮的意思。
如今他要做的隻是要讓漁民們見識到膠絲漁網的好處。
等到有人使用膠絲漁網捕到了大量的魚獲從而賺到了錢,其他人自然也會跟風購買。
到那時漁網既然已經不愁賣自然也就無需再供人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