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飯飽的李泰此刻尚且不知他的三個朋友此時各自經曆了什麼。
李泰特彆享受這種被人眾星捧月般的感覺。
這也是他從來都隻是和大儒們探討文學和年輕官員探討政治以及和那些年輕文人和官二代們吹牛的原因。
真正的朝中大佬每一個都精明到了發絲。
他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需要李泰仔細琢磨。
除此之外這些人每天談論的都是政治,而這些恰恰是李泰如今的短板。
因此李泰才沒有主動接近這些人而是從他們的後輩子侄開始入手。
然而李泰卻不知道,這些大佬中有很多人都還有很長時間的政治生命。
他們憑借自己的門路都能將自家後輩提攜起來,又何須李泰多此一舉?
如此一來李泰此時疏遠他們又怎麼可能換來他們的支持?
高昌國被滅以後順其自然的就被納入了西域都護府的管轄。
喬師望帶著兵馬前來接手以後,尉遲敬德等人便準備返回朝廷。
臨走的時候蘇烈開口道:“那欲穀設這次膽敢派兵來協助高昌,我等是否應該給些教訓?”
尉遲敬德和程咬金兩人聽了這話以後都有些意動。
他們也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此時又有十萬大軍在手,還真有些想要攻打欲穀設的衝動。
一旁的喬師望看到他們的樣子就知道要壞。
於是他連忙開口道:“此事萬萬不可,大軍在外一切皆有法度,幾位將軍切不可知法犯法呀!”
喬師望此時可不敢不勸。
這西域都護府離著國都如此遙遠,他們幾人在此胡鬨一通之後倒是可以拍拍屁股走了。
自己留在這裡卻是要天天麵對欲穀設的大軍。
到時萬一欲穀設咽不下這口氣整天過來報複自己,那自己豈不是冤枉?
尉遲敬德三人聽了喬師望的話以後連忙打了個哈哈。
尉遲敬德笑著開口道:“我等剛才所言不過是玩笑,喬都督切莫往心裡去。”
剛才幾人一激動居然忘了喬師望可是駙馬都尉。
這位要是到陛下麵前告上一狀自己三人此行的封賞肯定毛都剩不下。
說完這話三人也不再廢話,趕緊匆匆和喬師望告辭,帶著大軍向著長安城返回。
這一仗打得實在是輕鬆,因此幾人此時的心情可以說是非常愉悅。
當尉遲敬德等人準備返回長安的時候,廣州城的碼頭上已經開始出現一些返程的商船。
這些商船的噸位太小,無法跟著艦隊前往遙遠的波斯。
於是他們就隻好在羅越國(新加坡附近)附近停止向前,然後從這裡開始一邊返航一邊與沿途各國進行交易。
這些船都是兩百料左右的商船,在大唐的艦隊中也許不算什麼。
但是到了沿途這些國家卻是妥妥的巨型商船。
因此當這些船上的商人上岸與這些國家交易時,迎接他們的往往都是當地的王公大臣。
這些小國的物產雖然不算豐富,但是沿途的所有國家合起來也足以將這些商人手中的貨物吃下。
於是當這些商人們返回廣州的時候一個個的是既高興又後悔。
高興的自然是這一趟航行賺了不少,而後悔的卻是自己之前沒能準備充分,以至於沒能租到更大的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