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看到這哥倆可憐巴巴的樣子既是好笑又是無奈。
李承乾自從拿了乾股以後整天帶著一幫人偷偷出去遊玩打獵。
還經常學習突厥人用銅爐,大鼎烹飪食物縱情享受。
而李泰則是整天呼朋喚友飲酒作詩。
看似是附庸風雅其實就是在花錢聽一幫人來拍他的馬屁。
李治有心勸說一下他倆,但話到嘴邊卻又放棄了。
且不說他倆會不會聽,便是他倆如今的表現也是對自己有利。
自己又何必去提醒他們?
因此李治在聽了兩人的話以後馬上就開口說道:“上次是小弟愛姐心切忘了和兩位哥哥商量。
這一次如何隨禮但憑兩位哥哥做主。”
李愔也在一旁接口道:“小弟也聽大哥的。”
南平公主的丈夫王敬直早就在王珪生病時和李治有了交往。
這兩年也一直在暗中替王珪打理著一些和李治有關聯的產業。
他作為幼子將來也繼承不了爵位,因此李治便在金錢上給了他不少照顧。
至於南平公主那裡更是好說。
李治雖然不能像對待親姐姐一般給她置辦禮物但是今後有的是機會找補。
李承乾兩人得了李治和李愔的答複以後還有些不放心,當下就和兩人商定了一個大概的數目出來。
他倆是真的怕呀!
李治和李愔這倆人錢多得都快生蟲子了,他倆心目中的小禮和其他人理解的可不一樣。
這要是不將價格定死了到時候弄不好還得出現紕漏。
李治這一次徹底變成了點頭蟲。
李承乾說什麼他都答應,省得倆人在自己麵前磨嘰個沒完。
李治的這種表現讓李承乾很滿意,於是沒過多久他便和李泰兩人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貞觀十年的冬天剛一到來李治便又一次帶著李淵來到了廣州。
老爺子的身子骨還真是硬朗,居然完全不怕路途的顛簸。
海貿的商隊已經出發將近一年,按照李治的估計這個時候也差不多該回來了。
當李治在迎接的隊伍中又一次見到馮盎的時候發現他居然瘦了不少。
於是他便有些擔心地開口問道:“馮國公可是身體有何不適?為何突然瘦了許多?”
馮盎笑著開口道:“勞殿下費心了,下官身體無恙,隻是忙於土地改革因而操勞了一些。”
自從馮盎決定效仿李治對僚人的改革措施以後就一直和段至玄進行著對接。
段至玄負責向當地派出有經驗的農業好手指導土地的開墾和耕種。
馮盎這邊則是忙著安撫自己勢力範圍內的僚人讓他們配合學習。
僚人們的生活習性比較原始,對於先進的知識和生活方式接受起來比較慢。
因此很多時候都會自暴自棄,有的甚至會和前來指導他們的老師發生衝突。
這時候馮盎的影響力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他來回穿梭與各個僚人居住的村寨不斷地向大家宣傳周邊村寨改革以後所得到的好處。